中新網4月21日電 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的浙江僑鄉文成縣,在脫貧致富的發展中,揚長避短,大力創建生態旅游縣,在短短二、三年中,全縣經濟發展已顯現增長勢頭。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為15.28億元,至2004年已達19.5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2002年的2277元增至2004年的2674元,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山區縣,文成選擇了一條適合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路。
文成地處浙江省溫州市西南部,面積1292平方公里,人口37萬,境內山地丘陵多,耕地面積不足15萬畝。文成可耕土地面積雖少,但生態資源和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境內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6%,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水豐沛,氣候宜人。全年平均氣溫攝氏15.2度,空氣負離子含量、空氣質量,地面水環境都符合或高于國家標準。境內有脊柱動物5綱34目97科379種,列為國家保護的珍惜動物17種,云豹、黃腹角雉、獼猴等稀有動物常在林間出沒。可開采利用礦產18種,其中花崗巖儲量達15億立方米。
文成根據區位地理特征和比較優勢,在2002年8月提出了打造生態旅游縣發展戰略目標。目前綠色農業優勢凸現,茶葉、水果、藥材、蔬菜、兔業、花卉苗木、綠色大米等七大農業產業蓬勃發展;特色工業強勢崛起,一大批環保型、清潔型企業相繼在文成落戶投產;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道路交通融入了“浙江省四小時交通圈”,實現一小時到達溫州、四小時到達杭州的目標。
據文成縣委書記陳作榮介紹,旅游經濟是文成發展的主導產業。文成的旅游業正面臨著加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浙江省已提出建設旅游強省的目標,溫州市也正在醞釀加大扶持第三產業特別是旅游業發展的政策。面對挑戰和機遇,文成全縣上下自覺行動,全力實施生態旅游縣發展戰略。
今年文成旅游發展的目標是“路通暢、景好看、住得安、有物購”。路通暢,即“有路可通”,56省道已貫通,縣城通往各大景區的道路全部改造成水泥或瀝青路面;“景好看”即有景好看,加快鈴銅山——巖門大峽谷、百丈飛瀑、劉基廟等景區開發;“住得安”即“有賓館可住”,上星級的床位達到700個,一般床位800個。目前,國際、陽光假日、新凱悅大酒店等三星級旅游酒店已建成開業;“有物購”即“有旅游產品可購”。按照“立足滬杭,面向全國,走出國門”的思路,文成精心推出了國家級重點景區百丈漈——飛云湖風景區;銅鈴山森林公園;華東第一大峽谷——巖門大峽谷;全國最高瀑布——207米的百丈飛瀑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基廟(墓)以及浙南最大的淡水湖泊——飛云湖等旅游景點。隨著精品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推出,文成也在加快培養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數量和素質。
目前,省道的建成通車,旅游酒店和通景公路等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已使文成縣旅游業完成了初始發展階段向產業提升階段的邁進。計劃投資26.9億元的旅游配套招商引資項目也正在運作之中。加大市場化力度,鼓勵民營企業、民間資本以及海外華僑參與文成縣旅游業的旅游開發,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多元化投入經濟發展新格局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