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3日電 據中國日報報道,媒體中流傳著一句話:“網絡新聞只能活15分鐘!庇蹲匀弧冯s志日前刊登了一項調查結果稱,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上述說法雖有些夸張,但大多數網上新聞的壽命最多不超過36小時。
如果網民今天還能在網上看到昨天的新聞,那么這條新聞一定是好得出奇,但這種情況極少見。大多數網絡新聞過了一天就老掉牙了,再過一天就會徹底消失。研究者因此得出結論,網上新聞的特點就是“生得快,死得早”。
通過對匈牙利門戶網站“奧里戈”進行取樣,美國印第安納州圣母大學的佐爾坦·德茲和他的同事得出了上述結論。
研究者們特別關注每條新聞的點擊率和新聞發布時間之間的關系,以及網民訪問網站的方式。結果發現,每條新聞的點擊基本集中在發布當天,第二天的點擊次數就急劇下降,只有第一天的1/4,到了第三天更低。在網站更新新聞之前,普通網民只會看主頁上53%的新聞,只有7%的新聞會被網民下載保存。德茲說,這個結論可以幫助通訊社確定其報道產生的影響有多大。
德國心理學家史蒂芬·伯恩霍特研究網民上網習慣的數據后建議,新聞網站可以把點擊率最高的新聞自動提升到顯著位置,這有助于傳播新聞。
另外,網上新聞的短命特征直接影響到記者的寫作風格。雖然大多數網站都能查詢到以前的新聞,但人們在網上看新聞都抱著“看完就完”的心態,網絡新聞的作者也因此不太注重新聞的長遠價值,所以,他們寫文章講究“短平快”,不愿意花力氣思考和分析新聞事件,容易出現“淺和雜亂”的新聞。
當然,個別網絡新聞的壽命不止36小時,這種新聞往往會被網民粘貼到博客論壇里,或被報紙轉載。這種現象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有長遠意義的新聞終究不屬于網絡。(李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