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片|圖片庫|圖片網
時 尚 |汽 車|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經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兩岸四地華文傳媒相聚曼谷 共話兩岸關系的發展

2005年06月20日 20:05

  中新社曼谷六月二十日電 題:兩岸傳媒看兩岸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大陸的《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社,臺灣的《中國時報》、《聯合報》,香港的《文匯報》,澳門的《澳門日報》,兩岸四地七家華文傳媒的代表二十日相聚泰國首都曼谷,共話兩岸關系的發展。

  由泰華報人公益基金會發起主辦的“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研討會”今天在此舉行。泰華報人公益基金會主席陳鄭伊梨女士開幕式上致辭時說,最近以來兩岸政黨交流對話呈現了新的可喜局面,深信和期望兩岸媒體的與會,有益于增進兩岸聯系,推動兩岸交往,促進兩岸穩定與發展。

  研討會上,來自海峽兩岸的媒體高層人士分別作了《以“和”與“合”共創兩岸雙贏》、《連宋訪問大陸后的兩岸關系》、《兩岸新聞交流迎接黃金時期》等七場精彩演講,吸引泰華各界人士百余人到場聆聽演講。

  連宋登陸揭開兩岸關系新頁

  《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臺港澳僑部副主任鄭固固指出,臺商春節包機開始之后,“雙亞”赴臺吊唁辜振甫先生、“胡四點”發表、《反分裂國家法》出臺、許文龍發表退休感言、連宋訪問大陸等使兩岸關系話題急劇升溫。

  他進一步強調,在推動和改善兩岸關系發展方面,連宋大陸行開創了兩岸交流交往的新渠道新模式,打破了臺灣島內“臺獨”勢力編織的“帽子陣”和偏狹價值觀,增進了兩岸民眾彼此的了解和認識。

  臺灣《中國時報》總編輯黃清龍先生也感言,今年開始兩岸關系出現了解凍的跡象,許文龍的退休感言震撼臺灣社會,連宋訪大陸形成兩岸熱,也隱含著臺灣人民期望兩岸和平、兩岸合作的強大民意。

  這位臺灣媒體人士表示,臺灣的出路靠大陸,兩岸“和則兩利”、“合則兩益”,唯有“和平”與“合作”才能共創兩岸雙贏的局面。

  新聞交流增進兩岸互信和了解

  臺灣《聯合報》社長王文杉在他致研討會的書面發言稿中提出,臺灣和大陸媒體之間優勢互補,想象空間很大。兩岸新聞資訊應可共享,兩岸互派采訪記者的制度應建立,兩岸媒體業務應能合作,有助于雙方了解和兩岸健康正常發展。

  出席研討會的香港《文匯報》第一副總編輯張晴云表達了同感。他說,兩岸長期分開,互不了解。兩岸新聞同業可以為推動兩岸互信和了解、促成合作做出貢獻。新聞同業對兩岸交往的報道就像陽光一樣,驅走寒冰,帶來和平的訊息。

  兩岸新聞交流大陸先行一步。大陸早在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就允許臺灣十家媒體到大陸駐點采訪,現已開放臺灣記者采訪大陸達五千多人次。而臺灣開放大陸記者入臺駐點采訪以來,僅有大陸記者三百多人次入臺駐點,并且新華社、人民日報兩家大陸媒體四月又被臺灣當局借口暫緩赴臺駐點。張晴云認為,這對兩岸理性交流、促進兩岸了解并沒有好處。

  “反獨促統”海外華人扮演重要角色

  《澳門日報》副總編輯劉耀光先生代表該報社長兼總編輯李鵬翥會上發言時稱,在反對“臺獨“、推動祖國和平統一方面,海外華人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幾年來,海外華人組織的和平統一促進會像雨后春筍般地出現,五洲四海同氣相求,同聲相應,開展了許多“反獨促統”的活動,影響越來越大。

  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夏春平也指出,廣大海外華僑華人長期以來為兩岸的和平、穩定、發展進行了不懈努力,在全球各地掀起聲勢浩大的“反獨促統”浪潮,成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泰華報人公益基金會舉辦此次研討會,推動兩岸媒體對話和交流,就是一個顯著說明。

 
編輯:李淑國】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