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1日電 據上海新聞晨報報道,記者從仁濟醫院主辦的上海肝膽胰外科論壇上了解到,衛生部正在著手制訂器官移植準入制度。同時,全國肝臟移植登記中心網絡也已在構建之中,對已有的器官移植中心也要進行質量監控,每年進行檢查。今后,每個開展肝臟移植手術的醫院可能都要將患者的情況通過網絡匯報。
報道說,去年,全國共有4000個病人接受了肝移植手術,今年,估計仍有增長的趨勢。盡管器官移植還是一個新興學科,但眾多醫院都在發展移植,僅上海就有長征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瑞金醫院,仁濟醫院等12家醫院在開展肝移植手術。
會上,肝移植專家普遍認為,肝臟移植手術存在不規范的一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器官移植學會副主任委員鄭樹森指出,肝臟移植手術除了手術中需要肝膽外科、麻醉科等科室的配合和參與,手術前后還要有重癥監護病房、放射科、內科等科室對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和監護,以避免出現并發癥或各種排斥反應。由于器官移植手術技術難度和設備要求高,被視為衡量一個醫院整體實力的指標之一,因此,不少不具有綜合實力的醫院也在搶跑道。
瑞金醫院院長李宏為指出,目前,肝移植手術在倫理方面、手術指征掌握以及術后隨訪、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都有待加強和進一步規范。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副院長楊廣順認為,肝移植手術不能都做,更不能濫做,但是部分接受肝臟移植手術的病人并沒有達到手術指征。不僅浪費了資源,還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解決良莠不齊的狀態需要行業的自律,以及行政部門把關。(陳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