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日電 據新華網報道,今天早晨,在位于陜西臨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守時實驗室的監控系統顯示出7時59分59秒、7時59分60秒、8時00分00秒的特殊現象,這標志著中國與全球同步的“閏秒”調整時間順利完成。
據國家授時中心時頻基準實驗室主任董紹武介紹,此次“閏秒”在格林尼治時間2005年底最后1秒實施,由于位于東八區,北京時間于2006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進行,增加了1秒鐘。
國家授時中心短波、低頻時碼、互聯網、電話等各類授時的信號或信息的時間也已調整。電力、通訊、金融等高精度時間用戶應將自己的鐘面調慢1秒,接收國家授時中心時碼信號或信息確定時間的用戶,已自動進行閏秒校時。
位于陜西臨潼的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承擔中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并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原子時合作,其維護運轉的授時系統是國家基礎性工作和社會公益設施。
報道說,因地球自轉而增加的1秒鐘對于普通人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于航天、電子通信、全球定位系統等領域可能會有一定影響。(陳鋼、谷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