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 汽 車
房 產|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 經 資 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靠引進技術可打造國際競爭力?專家警告:不可能!

2006年02月17日 14:32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陳清泰日前在國資委研究中心的專題演講中指出,中國企業的弱點不僅在于產業規模、市場占有,重要的是以技術創新和品牌為代表的軟實力的不足;同時,企業企圖依賴引進技術來構造自己的核心技術,進而打造國際競爭力,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陳清泰認為,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已經成了中國經濟的軟肋;這也是中國經濟實質性提高國際競爭力必須闖過的一個關口。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威脅著中國的持續發展。不突破技術創新能力的瓶頸,國家的經濟實力和企業的競爭力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在企業自主創新的問題上,不少企業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技術引進,最終掉進了技術依賴的陷阱,對此,陳清泰說,技術引進可以有兩種模式選擇:一種就是僅為了使用而引進,第二種就是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而引進。由于改革過程中企業機制上的落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企業在技術引進上肯于花錢,因為它的效益立竿見影。而對消化、吸收卻吝嗇于投入,似乎是遠水不解近渴。橫向上,多家企業重復購買同一技術;縱向上,第一輪引進之后就是第二輪引進,結果是技術費用總量并不少,并沒有完成技術學習的過程,也沒有培育出自己的技術創新力量。因此,企業企圖依賴引進技術來構造自己的核心技術,進而打造國際競爭力,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陳清泰指出,創造有利于技術創新的環境條件,最重要就是通過實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機制。而環保法律、技術標準、安全衛生法規、市場準入門檻等等都是政府推進技術進步的有效措施。同時,支持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區應該成為中國技術的亮點,應該為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多貢獻。

  對目前很多地區對外資的大量引入,陳清泰表示應冷靜看待:如果不能在引進外資中利用外資企業的溢出效益,培育出本地有競爭力的企業,那么我們不僅不能持續的分享經濟全球化的利益,而且今天的繁榮可能就是日后的悲哀。(李濤)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