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二月二十四日電 題:中國國務院安委會督察組山西煤礦行見聞
作者 梁波
兩節雖剛過,但三晉大地的年味依舊濃重撲鼻,正月里選個好日子結婚的傳統被祖祖輩輩延續,緊密相連的村鎮公路上,車水馬龍。運煤的車輛不時被鮮花裝飾的高級轎車超越。
“有煤是福,有煤就富”。但在巨大經濟效益到來的同時,“煤”也讓山西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八時二十分,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店灣鎮范家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當班井下二十二人,其中五人自行出井,而被困井下的十七名礦工全部遇難。礦難原因為井下工人維修打通古空區導致透水事故發生。
“事故大都發生在基礎工作的點上,而礦工就是點,他的素質是影響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這是記者隨國務院安委會督察組來到山西,先后對晉中市、大同市、忻州市三市所轄四縣(市、區)的十一個煤礦進行安全專項監察的途中,聽得最多的話。
走進國有重點煤礦——同煤集團的四臺礦,“人人都是安全員”的標語不僅醒目,而且耀眼。據生產礦長王存權介紹,這條標語不是擺設,而是警鐘,就在國務院全國安全生產會議元月二十四日結束之后,同煤集團制定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規定:領導干部違規,當下撤職;員工違規,當下下崗。
壓力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對安全知識的掌握,四臺礦不僅于今年二月十六日開始通過電腦題庫答卷的方式,對員工進行考核并分類,如不通過,則不準許下井;而且還將在三月八日開始為期一周的軍事化管理的安全培訓,培養員工的團結友愛,雷厲風行。據悉,培訓期間煤礦也將停產。
就在記者參觀礦工食堂的時候,注意到一名年輕的小伙子正手捧一本巴掌大的紅色冊子,一邊看,一邊吃。上前一問才知,他是在為電腦題庫答卷做準備,“七百道題,背起來不容易,但想想為自己,為家人,為礦友,覺得值,就當作背開心詞典了。”小伙子樂著說道。
天還有些冷,地上的雪還沒來得及化,經一路輾轉,來到新旺鄉煤礦,它是鄉辦煤礦,八五年籌建,有近二十年的歷史,年設計生產能力三十萬噸。看了國有大礦,再看這里,就感覺些許陳舊,狹小,據介紹,山西煤礦規模大部分都屬于這個類型,或比這個還小些。
這個礦的工作區雖然不算大,卻十分干凈整潔。一路走來,礦區小路兩旁栽滿了樹,種滿了花,環繞在不高的兩行平房周圍。隨意跟當班的礦工聊上兩句,雖有幾份認生,卻基本能對督察人員的提問一一作答。
“一年中這個礦未發生一起傷亡事故。”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讓人感嘆。細細觀察,才真正明白,安全正是來自于這一點一滴的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