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不只是我們節目中剛剛提到的這兩個城市,統計顯示,大連、成都、呼和浩特等中小城市今年以來房價漲幅一直維持在9%以上。看來,不光大城市的居民抱怨房價太高,中小型城市的居民也不容易圓自己的住房夢。那么到底是什么讓中小型城市的房價也快速上漲呢?
大城市的房價快速上漲還可以理解,中小城市的房價迅速升溫又是為什么呢?到底還有什么原因讓本來一直風平浪靜的中小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出現了這樣的變化呢?建設部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認為,從全國完成的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長情況來看,中部和西部地區完成的房地產投資的增長幅度都高于東部地區,這說明中西部地區隨著經濟的增長,它的房地產市場現在也都處于大發展的階段。
建設部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過去這些地區房子的總體價格比較低,現在經濟發展使他們的土地資源的稀缺程度也開始提高了,也直接影響了房地產價格的上漲,還有一個原因,由于東部地區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比較大,而且在東部地區企業的競爭也激烈了,轉向中西部地區,這樣大的有實力的,有品牌的公司它直接帶去的都是高檔項目,這些高檔項目就直接帶動了這些地區的房價的上漲。”
其實無論在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房價上漲都有幾個共同點:一是消費心理錯位,二是開發商與消費者信息的不對稱;三是民間閑散資金和外地游資對樓盤炒作,刺激了樓市消費,加劇了需要購買住房者的漲價心理預期,買漲不買跌,這無形中促成了房價的抬高。同時專家認為,中小城市房價格的上漲還有一種比照大城市跟進的追漲心理。就如同股市一樣,領漲板塊上漲了,其他的板塊就有一個補漲的空間。
中華工商時報副總編輯水皮:“這個一線城市漲完之后,二線城市漲,二線城市漲完之后,三線城市漲,補漲嘛,你去看一下上漲的曲線,你就知道了,上海是領漲,上海漲完之后,杭州、南京就跟著上漲,包括蘇州價格就上漲。2001年的時候蘇州的房價才是2000塊錢出頭一點,那現在蘇州的城區的房價平均也到6千塊錢了。你剛才提到的安慶這樣的所有三線城市了,北京又漲起來了,那么又把空間給騰開了,就又拉開了跟三線城市的距離,你說三線城市怎么會不漲。”
但是,這樣的城市由于區位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當地的房地產商也都認為,在這樣的地方是很難出現大城市那樣的暴漲行情。
海南佳元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王水耀:“跌可能性沒有,但是漲也不會漲得很厲害,整體來講,房地產也不希望它猛漲,只希望它平穩的過度。”
安徽洪運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方洪信:“象安慶這樣的中小城市的房價肯定是穩中有升,肯定是還是有一定的漲幅的。在安慶市這個地方暴漲的情況不可能出現,也難以出現,我是這么認為的。”
主持人:浙江臺州一位手機尾號是0168的觀眾發來短信說,我們這里有一個樓盤剛開始做售房廣告,去售樓處問有沒有房,可是售樓小姐都告訴我們說沒有房,都賣完了,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您說的這個情況我們咨詢了相關的專家,他們說現在很多房地產商都在剛開盤的時候故意制造房子售空的假象,造成恐慌的局面,吸引消費者來買,像這樣的現象全國普遍存在,最近,北京市建委就針對這種情況準備采取措施,嚴懲違規的開發商。
最近,北京市建委發布的一個數字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北京有6成可售期房沒有賣出去,北京的商品房市場并非“無房可買”,其中,不排除有開發商在大量房子未售出的情況下,故意制造出房子賣空的假象,騙取消費者購買。
截至5月6號,北京可售的期房項目1523個,175410套,總可售面積2644.76萬平方米;其中,有111569套住宅未售,其中住宅面積1569.89萬平方米,也就是有59%的期房還沒有賣出去。而現房沒有簽約的套數是33647套,沒有簽約的面積是4382895平方米,這和消費者感到“無房可買”并不相稱。
北京市建委房屋交易市場管理處處長沈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委公布的數字每天更新,非常準確。老百姓感覺買不到房子,一是位置好的房子確實不好買;二是一個樓盤中只有少數好的戶型買不到,而開發商搖號搖的也都是這些比較緊俏的房子。北京市建委近兩天將出臺政策規范和限制房屋交易行為。今后開發商拿到預售許可證后留著不賣,或者沒有賣出的卻告訴購房人已經賣出,提供虛假信息的,將受到嚴厲處罰。
(來源:CCTV《中國財經報道》)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