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7日電 據香港《經濟導報》報道,北京市順義區政府主辦的臨空經濟發展國際論壇上傳來消息稱,今后五年,1203億元將投資順義,在臨空經濟區重點建設87個項目,其中包括現代第二工廠、新國展等。有分析認為,臨空經濟將是北京繼金融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中央商務區(CBD)和總部經濟之后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據專家介紹,臨空經濟是依托大型機場,特別是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有直接服務于航空運輸業以及相關產業或者說具有明顯的航空樞紐指向性的產業積聚,在空港周邊所形成的區域經濟。世界上臨空經濟區誕生在上世紀60年代,以愛爾蘭的國際機場開發的自由貿易區和美國的北卡研究三角園區建立為標志,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新技術的興起和交通工具的迅速發展,西方許多國家出現了臨空經濟發展模式。
首都國際機場連接了國內外181個城市,2008年擴建后,年客運量將達到6000萬人次、貨運量將達到180萬噸,步入世界十大機場行列。順義區政府充分把握這一機會,以機場為依托,大力發展臨空經濟。根據國際通行的臨空經濟圈層發展理論,順義區確立了“做強東西、拓展南北,打造臨空經濟圈”的發展思路,加大機場周邊空間的資源整合力度,逐步形成了以首都機場為核心,以空港工業區、天竺出口加工區、空港物流基地、林河工業區、北京汽車生產基地、國門商務區等六大功能組團和天竺、后沙峪、仁和、李橋、南法信、高麗營等六個重點鎮為依托,以航空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和現代制造業為代表的臨空產業集群,呈現出向周邊輻射發展的強勁態勢。專家表示,首都機場是順義區乃至北京市獨擁的區位優勢,臨空經濟將是北京繼金融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中央商務區(CBD)和總部經濟之后的經濟增長新的推動力。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現在的順義區已經逐步形成了以首都機場為核心,以空港工業區、天竺出口加工區、空港物流基地、林河工業區、北京汽車生產基地、國門商務區等六大功能組團為基礎, 航空類產業、現代服務業、高科技制造業三大主導產業異軍突起,呈現出向周邊輻射發展的強勁態勢。
此外,臨空經濟功能區便捷的交通、幽雅的環境也帶動了區內和周邊的別墅類產業快速發展。其中,高檔別墅區主要分布在機場兩翼的“中央別墅區”,它依靠溫榆河的自然環境,已經形成一個成熟的高檔別墅區域,且形成一定的規模和檔次,成為臨空經濟帶的主導產品。日前國土資源部宣布將規范別墅定義,對別墅進行供地限制的信息,將使這些已經形成規模的別墅類項目成為稀缺資源。
據順義區區長李平介紹,2005年,順義臨空經濟區實現生產總值185億元,占到全區生產總值的70%;實現屬地財稅收入62億元,占全區屬地財稅收入的88.5%,顯示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發動機”和“助推器”的強大動力。 2010年,首都臨空經濟高端功能區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0億元以上,占北京市生產總值的8%左右。到2020年,首都臨空產業集群發展日趨成熟,以會展、物流、金融、中介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成為發展的新動力,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成為臨空型企業的顯著特征,特別是在臨空經濟區經濟總量占到北京市經濟總量的10%以上的時候,對環渤海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將更加明顯,并最終成長為亞太地區水平較高的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