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城外十三公里,浩瀚戈壁沙漠中,9月的陽光打在數萬塊太陽能電池板上,熠熠生輝。這里是剛剛全面建成的中國首個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項目,以馬路為界,兩側分別由中廣核能源開發公司與國投華靖電力控股公司開發。
這座因始建于公元366年的莫高窟而聞名于世的歷史文化古城,雄心勃勃地要成為一座現代化大漠光電城。它正在構建的,是一個大規模現代化產業——太陽能光伏發電業。
“到2012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0萬千瓦,太陽能熱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萬千瓦;到2025年,全面實現千萬千瓦級光伏并網發電基地和大漠光電城建設目標,”中共敦煌市委書記孫玉龍說。
根據下一輪西部大開發規劃,敦煌將是中國新能源版圖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規劃提出,今后10年西部地區要建成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今年西部大開發新開工23項重點工程,新能源項目首次位列其中。
改革開放后,中國東南沿海憑借地域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在制造業牽引下實現了經濟騰飛。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已成“世界工廠”。
但今年以來珠三角發生的富士康跳樓事件和一連串日系汽配廠罷工事件,引起各界深刻反思。制造業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區“內遷”的趨勢已嶄露頭角。
“西部是中國嚴重缺水地區,整體來說不適合大量人口密集性居住,不適合聚集大量人口來形成工業的規模經濟性,”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楊沐說,過去十年中國西部基本上走的是全面發展工業的老路,“今后如繼續走下去,會遇到越來越多困難。”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近日指出,中國西部地區不能簡單復制東部地區工業化模式,應避免走粗放型發展道路,尤其要避免發達國家和地區工業化過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甘肅省社科院研究員安江林分析說,面對越來越嚴峻的資源環境壓力,即使是傳統能源相對豐富的西部地區,也需積極尋找后續能源,轉變生產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十年中國西部如能摸索出一套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清潔發展、科學發展、節約發展”,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這里發展光伏產業的條件很好,”國投敦煌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副經理宋榮武說,敦煌全年日照時數3257小時,年輻射總量1754千瓦時/平方米,在中國國內屬太陽能資源豐富的一類地區。
除了“爭光”,敦煌所在的酒泉市也開始“追風”。
![]() |
【編輯:宋亞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