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搶食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此前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介紹,智能電網涉及多個細分產業,包括新能源發電并網、復合材料、電線電纜、變配電、計量檢測、電力系統自動化、儲能、電動汽車接入、通信、信息等。
在中科院首席能源專家武建東看來,“這將是一個比3G業務更大的產業空間。”他預計在未來5年,智能電網的建設每年拉動GDP一個百分點。并將帶動上下游近百個行業領域的創新發展。
面對如此饕餮盛宴,一些嗅覺敏銳的企業早已高調布局。
早在2009年5月國家電網首次向社會公布了“智能電網”發展計劃以來,國電南瑞、華為、中興等國內相關企業已行動起來,為爭食智能電網產業蛋糕做足了準備。
此外,一些與電網并無直接關系的企業也在跟進。5月19日,航天科工集團總經理謝偉良在北京透露,航天科工的智能電網項目論證評審已經通過。這意味著,航天科工計劃以此為平臺將強勢切入智能電網建設領域;此外,華立藥業方面也表示,要出售旗下醫藥類企業,集中資源涉足智能電網領域。
相比國內企業的“野心”,國外企業也早已瞄上中國“這單生意”。比如,GE、西門子和ABB都已經嘗試在電網方面引入現代化的控制系統,以及智能化的變電和儲能設備;世界IT巨頭谷歌公司則延續了他們在信息領域的風格,早在2008年就宣布和通用電氣攜手進軍智能電網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施耐德集團受中國智能電網“巨大商機”的吸引,更是于今年5月將其亞太區總部同中國區總部遷入北京望京科技園。晏琴
![]() |
【編輯:許曉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