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普氏能源資訊亞洲業務發展高級總監華大威在中國石化研討會上指出,未來原油價格走勢與經濟一致,整體還將上漲,但幅度不會太大,而速度也將放慢。
近日,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熱火朝天。國際金價刷新了歷史新高,漲至每盎司1370.5美元。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回歸兩年前的價位,創出27個月以來最高價位。而農產品價格也不甘落后,大豆期貨升至14個月高位。
全球商品期貨的風向標原油價格的上漲速度也超出了市場人士的預期。“這是我10月1日做的報告,上面寫著基本面因素可能使油價突破每桶80美元。”普氏能源咨訊石化部全球總監Shahrin說,“但10月13日收盤,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已經漲至84.64美元。”
油價緊扣經濟增長
原油期貨價格還將火多久呢?華大威認為,這還要看經濟。
他認為,危機前,原油價格經歷了史上最長久的多頭周期,從1998年11月10日開始至2008年7月3日結束。其中的驅動因素是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崛起,拉動了全球原油需求。但此后的上漲超越了基本面,金融危機中原油價格下跌的速度比此前上漲的速度快了7倍。
華大威指出,最近十年的原油價格已經不同于從前的原油價格。“1984年至1997年,油價與全球經濟的關聯性很低,通過相關分析發現,相關系數為-0.2,但自1998年上一輪大牛市啟動以來,油價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相關系數高達0.7。”
此外,大宗商品與股票的關系也發生了逆轉,“1983年至1994年,大宗商品價格和股價互為對沖,呈現出互補也就是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為-0.5,但如今大宗商品對經濟指標越來越敏感,與股票呈現出趨同關系,1999年至2009年,大宗商品與股票的相關系數為0.3。而2008年開始相關系數更是上升至0.9。各個市場間的套保套利行為,將市場融為一個整體,同漲同跌。”
“所以,目前影響大宗商品、原油期貨的最關鍵因素是經濟。” 華大威說,“從IMF的報告可以看出,世界經濟已經開始復蘇,但復蘇的速度并不快。”
經濟復蘇仍然存在“雙底衰退”的可能性。從美國經濟來看,政府已經沒有空間再減低利息來刺激經濟,目前美國的復蘇模式是最不穩定的“無就業型復蘇”,從微觀經濟來看,無就業型復蘇說明企業是通過裁員來降低成本,而非通過改善經營來使收益上升,這種復蘇是危險且脆弱的。美國經濟復蘇停滯不前,也將使美元處于長期疲弱狀態,這將刺激以美元計價的油價持續走高。
供求微妙變化
此外,華大威指出,原油供求方面正維持微妙的平衡。從需求來看,原油需求重心正由歐美向亞洲轉移,為此產油國已經開始為亞洲市場服務做準備。沙特在不久前賣出了加勒比油庫,購買了日本油庫,以便為日本、韓國、中國運輸油品。此外,亞洲原油市場將出現一個新的價格標準,那就是ESPO原油,該種原油以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名稱(the Eastern Siberia–Pacific Ocean oil pipeline)縮寫命名。華大威介紹,一種原油要成為價格基準必須有足夠常量,一般需要達到每日60萬桶,現在ESPO原油產量為每天30萬桶。但普氏能源咨訊預測,2011年ESPO原油產量就可以超過每天60萬桶,有望成為新的亞洲基準。這一切都說明亞洲在原油市場的地位越來越高。從供給來看,歐佩克仍有剩余產能,歐佩克的成員國也未能遵守產量配額,導致產油過剩。另外,不可小覷的是伊拉克已經開始恢復產量,從每日250萬桶至1000萬桶。“總體來看,供求處于微妙平衡。”華大威說。
對于未來原油價格走勢,普氏能源資訊認為,原油價格走勢與經濟是一致的,整體還將上漲,但幅度不會太大,而速度也將放慢。
![]() |
【編輯:許曉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