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低碳經濟要走出誤區
當前,低碳經濟這4個字在國內“滿天飛”,但畢軍認為,國內對低碳經濟還存在著不少認識誤區。第一個誤區是認為發展低碳經濟就是摒棄傳統行業和產業。其實,低碳產業是工業發展的高級階段,傳統行業和產業恰恰是基礎,我們要做的是對傳統產業進行技術革新,對其價值進行提升。當前,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污染治理,他們的減排主要是減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但我國的減排要把治理工業污染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同時進行。另一個誤區是,認為低碳經濟就是高成本、高投入。據測算,現在把GDP的1%用于發展低碳經濟,將來就能避免5%~20%的GDP損失。因此,作為新興的經濟形態,低碳經濟短期投入的確比較大,但從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我國經濟走向來看,這種投入是值得的。
畢軍表示,南京現在處于從全面小康向低碳化發展的階段,想要建設低碳城市,首先要摸清家底。但目前南京的碳排放量還缺乏準確的數據,“我們缺乏一個核算標準方法。”
此外,公眾和企業的觀念也是一個難點。“許多企業在聽到我們的宣傳后,紛紛表示支持,但當提及需要配備一定的環保設備時,都表示遲疑。”曾經有過這么一項調查,如果低碳需要降低生活品質,比如原來上班可以開車,變成騎車或者走路,許多市民都表示不愿意。
畢軍說,南京大學現在正在制作一個模型,可以顯示城市碳核算和實際效果之間的關系,“項目已經差不多了,下一步準備先在蘇州試點。公眾也開始踐行低碳生活,從小事做起,比如少喝一瓶啤酒,就能減少0.2千克的碳排放量。”
![]() |
【編輯:許曉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