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6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本屆高交會共設9個展館,全國各省(區、市)、有關部委、26所著名高校以及港、澳、臺地區和美國、俄羅斯、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8個國家均組團參展。
相比往屆高交會,無論是各大展館,還是各大論壇,新興產業都成為熱門話題。昨日記者在展會看到,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衛星、數控機床、高速鐵路等一大批新興產業成果亮相高交會,例如,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原料的零甲醛人造板材、用表皮細胞培養的“人工皮膚”可讓傷口不留疤痕、把污水變清的膜生物反應器、下一代因特網主干網技術、將用于國產大飛機的新材料、國產螺旋CT等。
在昨日召開的第十二屆高交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每次經濟危機都會發生新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此次發生經濟危機也不例外。他指出,實現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提升主要有兩個方式,一個是現有制造業產業鏈盡量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另一個方式是培育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
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也認為,新興產業是引導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展新興產業以謀求產業主導權,中國出臺新興產業政策也正當時。工信部將積極聯合其他各部委促進新興產業的大力發展。
不過,當前各地推進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表示,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過程中,不僅是技術創新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的問題。他表示,在此次高交會中展示的新能源等高新技術表明我國在某些領域的技術水平已經接近甚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我國的技術產業化不足,在商業模式方面嚴重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從而導致中國的一些成熟技術在產業發展方面落后于人。他指出,現在突出的問題是,各級政府和很多壟斷企業為了既得利益,各自為政嚴重阻礙了新興技術的商業化和產業化。
吳敬璉也指出,由于缺乏有利于創新和創業的制度文化,很多創新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或者夭折或者成為“小老頭樹”類型的企業。此外,當前我國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還出現了大家一哄而起,產業同構現象嚴重,地方政府對企業過度補貼等問題。吳敬璉認為,只有堅持改革才能消除阻礙創新的體制障礙,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張來武認為,要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促進企業實現“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具體而言就是除了銀行,還需要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基金、天使投資基金、產業基金、期貨等不同層次的資本市場。因為財政扶持資金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引導力量,但是來自市場化的金融資金才是促進新技術產業化、商業化的根本力量。
財政部經建司司長李敬輝則透露,目前財政部出臺了建立節能減排專項資金、863、973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在北京、深圳等七省市建立產業創投計劃等8個方面支持戰略產業的發展。
時報記者 李 坤![]() |
【編輯:宋亞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