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 趙建華)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23日在北京表示,應對氣候變化,中國需要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
他強調說,中國不會像發達國家那樣,在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無約束地排放二氧化碳。中方將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增長的速度,爭取盡早達到排放峰值。
中國是一個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2009年、2010年遭受了嚴重的氣候災害侵襲:夏季高溫、冬季低溫、干旱、暴雨,氣候災害的異常性、突發性突出,極端氣候事件多發偏重,并引發其他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解振華介紹說,在沒有得到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支持下,中國利用本國的資源,自主、自愿減排!笆晃濉逼陂g,中國用于節能減排的投資接近2萬億元人民幣。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標,到年底有望實現,這相當于節省了6億噸標準煤、少排放了15億噸二氧化碳。
解振華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會利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降低碳排放強度。已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地開展的碳交易,其步伐可能會走得更快些;“十二五”期間有可能開征環保稅,碳稅也在繼續研究。
解振華介紹說,“十二五”規劃節能減排的指標確定后,將分配到各地、各行業,甚至各家企業。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的市場非常大,官方會制定鼓勵性的經濟政策,引導和支持該產業的發展。
即將前往坎昆、參加氣候會議談判的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解振華還介紹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厘路線圖”、《哥本哈根協議》要求發展中國家做的,“中國都做了”。但中方不會接受超出發展中國家能力的義務。
![]() |
【編輯:朱鵬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