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久久精品无码AV,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能源頻道
    中海油500億投資珠海 打造全球海洋工程基地
2009年12月30日 09:30 來源:南方日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是中海油最主要的戰略發展基地之一。前日,中海油首期投資約10億元,計劃2010年建成的珠海深水工程基地在珠海高欄港經濟區奠基,中海油在珠海的系列大型項目將全面展開,預計未來5年內,中海油將在珠海投資300億—500億元,為其海洋石油發展戰略打下重要基礎。目前,中海油在廣東的投資已超過1200億元,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近30家。

  中海油珠海深水工程基地的項目全面建成后,將成為深海油氣田設施建設的重要基地和大型深水作業船的后勤基地,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海洋工程建設基地。

  產業布局緩解石油缺口

  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均已在華南地區布局。而近期中海油頻頻與廣東握手,尋求雙贏局面。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也是能源消費大省,其中成品油消費量占到全國的1/5。國務院通過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將石化產業列為廣東重點發展、加快發展的先進制造業之一。

  《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珠三角地區將“集約發展石化產業,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條件好、環境承載能力相對較大的沿海地區,依托條件較好的現有企業,高標準建設2—3個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煉化一體化工程,力爭形成世界先進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產業基地”。而在粵西茂名、湛江以及粵東揭陽等市,已經布下石化產業重要棋子,緩解廣東能源缺口難題,推進產業“重”化升級。

  叫板休斯敦世界級基地

  而中海油同樣需要廣東作為“上岸”基地,近年以來中海油在廣東動作不斷。中海油將以廣東為戰略發展基地,依托中心城市設區域總部;規劃在2020年前建成4000萬噸煉油、30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的煉油化工一體化生產基地,叫板美國休斯敦、荷蘭鹿特丹、新加坡裕廊等世界級石化基地。

  隨著揭陽(惠來)2000萬噸/年煉油項目落戶粵東并力爭2010年開工建設,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石油巨頭已經悉數進軍廣東。“三大石油巨頭都進駐廣東建立基地公司,這樣供油渠道比較多元化,對于保障廣東的能源安全是很有利的。”省發改委主任李妙娟在此前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說。

  中海油廣東推廣動力電池,先期建設示范站

  新能源汽車將跑得更歡

  中海油煉油項目設在廣東惠州,是基于廣東地區是我國成品油需求量最大且缺口也較大的市場。

  廣東每年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的消費量是2300萬噸,截至去年底,廣東省內煉油企業生產能力是3200萬噸,但其中相當一部分產品需銷往西南地區,大概有六成以上仍需通過北油南運或進口來解決。一旦運輸受阻,“油荒”就有可能發生。目前我省成品油消費主要在珠三角,生產基地布局在東西兩翼,除了滿足本省需要之外,粵西可部分供給西南,粵東進一步發展也可通過海港出口。

  廣東一直是中海油戰略版圖中的重要市場。在石油工業體系中,按照產業鏈分布,原油的勘探開采屬于上游業務,而煉油化工及成品油銷售則被劃歸下游業務。隨著惠州煉油項目已在2008年投產,此舉宣布中海油上岸,進軍采油、煉化、石化和銷售等全業務領域。

  除煉油項目外,中海油廣東天然氣戰略也在提速。此前中海油與廣東珠海市政府正式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

  在新能源發展方面,為配合廣東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部署,中海油將積極在廣東省推廣動力電池,先期建設一批動力電池示范站,推廣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促進動力電池在城市公交系統推廣和使用。

  -記事簿

  廣東高層一年四晤中海油高管

  2009年,從全國“兩會”,到12月的最后幾天,廣東高層四度會晤中海油負責人。

  ◎3月4日,在北京出席全國人大會議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省長黃華華登門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傅成玉等舉行座談,共商雙方戰略合作事宜。

  ◎6月18日,廣東省政府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惠州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并舉行中海油惠州煉油項目投產慶典,汪洋出席簽約儀式,黃華華和傅成玉分別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

  ◎10月19日,中海油總公司在深圳大鵬灣隆重舉行卡塔爾首船液化天然氣(LNG)接船儀式,這是我國迄今為止首次接收21萬方的超大型LNG船舶。

  ◎12月28日,中國海油珠海深水工程基地奠基儀式在珠海高欄港舉行。 (記者 景小華 實習生 楊鴿)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