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環渤海經濟圈中的亮點

2006年08月30日 21:02

  中新網8月30日電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4年10月27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是河北省惟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二十多年的開發建設,這里已經成為一座環境友好、功能完善、產業聚集、發展強勁的現代化工業園區和充滿活力的經濟亮點,實現了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的和諧發展。

  秦皇島開發區處在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環渤海經濟圈陸地面積51.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7.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15億,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2%和人口的20%,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占到全國的1/4。在環渤海地區5800公里的海岸線上,近20個大中城市遙相回應,數千家大型企業虎踞龍盤,包括天津、大連、秦皇島等中國重要港口在內的60多個大小港口星羅棋布,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業群、港口群、人流群、物流群最為密集的區域。廣闊的市場腹地為秦皇島開發區的投資者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十一五”期間天津渤海新區、唐山曹妃甸工業區已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形成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的第三極崛起的態勢,這一重大格局的形成,給秦皇島開發區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近22年來開發建設,特別是“九五”和“十五”以來,經濟總量迅速擴張,綜合實力大幅攀升。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項目紛紛落戶開發區。“十五”期間,秦皇島開發區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GDP總量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全部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則保持在55%以上的水平。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實際進入外資、出口創匯等主要經濟指標繼續在全省開發區中保持領先地位;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中,主要指標也實現了位次前移,有效帶動了全市經濟的提速發展。據商務部最新統計顯示,秦皇島開發區各項經濟指標增幅及對地方經濟的貢獻率均居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前列,成為河北省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和龍頭。

  截至2006年上半年,開發區累計批準各類項目4224個,其中外資項目636個,總投資額42.4億美元,合同外資2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4億美元。內資項目3588個,總投資166億元。來自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日本伊藤忠株式會社、澳大利亞邦迪公司、新加坡豐益集團、泰國正大集團、韓國LG集團和英國TI集團、日本旭硝子公司、美國ADM、美國鋁業集團、臺灣萬基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知名公司以及中糧、中信、首鋼、哈爾濱動力、華龍集團、康泰醫學等國內知名企業在這里投資興業。

  22年的發展建設,園區功能日趨完備。秦皇島出口加工區從2002年6月經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2003年9月封關運行;燕大高科技園于2000年3月啟動,累計投入資金3億多元,形成孵化面積3.7萬平方米,建成6家研發機構,2003年9月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成為河北省第一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繼2004年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后,2005年1月正式通過科技部審批,晉升為國家級創業中心。河北省軟件產業(秦皇島)基地也已開工建設,并初具規模,軟件企業已發展到85家,其中14家通過“雙軟認證”,172項軟件產品通過軟件產品登記;以開發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秦皇島高新技術創業基地、河北省信息技術轉化中心和燕大產業園等具有孵化功能的園區形成的孵化器,成為各類起步企業成長壯大的搖籃。

  開發區在大力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以美化城區環境、完善城區功能、提高城市形象為主線,精打環境牌,不斷加大資金投入,著力提高基礎設施和配套能力,打造出一批具有現代風格、開發區特色和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市政精品。開發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8 %,綠地率達到38.12 %,人均公共綠地12.42平方米。截至到2005年底,全區累計完成基建及市政投入近51億元,區域內全部實現水、電、路、氣、訊等“七通一平”。

  秦皇島開發區從1999年2月引入ISO14000國際環境管理體系,并于2000年12月通過了ISO14001的標準審核,獲得通往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成為河北省第一家和繼大連開發區、蘇州新區等之后全國第6家“ISO14000國際環境管理體系國家級示范區”創建單位,2001年3月7日順利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現場驗收,6月正式通過了ISO14000國際環境管理標準示范區的國家掛牌認證,拿到了遞向世界的“綠色名片”。區內建有4大游園和3大廣場。白天是景點,夜晚是亮點,節日是看點。

  秦皇島開發區以創新為突破口,秉承優質高效的服務宗旨和親商、安商、富商的招商理念。建立了項目審批“一站式”服務、項目建設全方位服務和企業投產后的經常化服務的“三大服務體系”;大力推行首問責任制、公開承諾制、過錯追究制和客商評議制。成立了開發區投資服務中心,把涉及項目咨詢、審批、服務等各個領域的14個部門全部集中到服務大廳,統一受理服務事項,并在業務部門中推行代理代辦和限時辦結制,從項目選址到代辦房產手續全程由專人為客商辦理,真正實現了“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開通了網上業務報批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政務工作規范、公開、公正、透明,辦事效率更加高效快捷,成為中外客商公認的誠信政府、陽光政府和法制政府。

  2005年11月9日,國務院批準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再次擴區面積16.08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間,秦皇島開發區將以擴區開發為契機,科學定位、乘勢而上,全面提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模和水平。著力實現強化產業聚集,實現由招商引資向選商選資轉變。優化經濟結構,實現由規模效益向質量效益轉變。促進產業升級,實現從引進資金向引進技術轉變。嚴格土地管理,實現由合理開發向集約利用轉變。創新機制體制,現實由政策招商向環境招商轉變。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由單純的工業區向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區轉變。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三為主,兩致力,一促進”發展方針為指導,以做大做強特色產業、不斷增加整體實力為主題,緊緊圍繞建設“經濟技術強區”和“和諧園區”兩大目標,著重加強“發展觀念創新、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創新和產業技術創新”四大創新能力建設,全力構造臨港重大裝備制造、金屬壓延及制品、綠色食品加工“三大標志性”產業群,扶持發展高新技術密集型、汽車及零部件、現代物流“三大成長性”產業群。努力建成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對外開放窗口,京津冀都市圈先進的制造業基地、加工貿易基地、高新技術產業研發轉化基地、高附加值服務業承接基地、區域物流重要的樞紐、發展循環經濟的樣板,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園區。 (秦皇島開發區新聞中心外宣 王剛)


 
編輯:張曉濤】
  相關專題:2006“聚焦秦皇島”中外媒體走進開發區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