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首支航天發射部隊幾十年身居戈壁 功鑄九天

2006年09月18日 09:14

    資料圖:鮮為人知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是中國組建最早、技術最先進的導彈航天發射部隊。圖為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新一代測試發射科技官兵。 中新社發 梁生樹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央視國際消息,在巴丹吉林沙漠西沿,有一支英雄的航天發射部隊。他們身居戈壁,功鑄九天,用赤誠和智慧創造了在中國國防科技和航天事業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十三個第一”,展現了“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

  成立于1959年的發射測試站,組建之初困難之多難以想像。1960年11月,中國決定發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地地導彈。清晨,發射場一片寂靜,操作手賴繼叢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發射按鈕。

  中國第一枚地地導彈發射操縱手賴紀叢介紹說:“這個彈是怎么回事,那時不知道的,搞不清楚的,飛怎么飛,起來怎么起來啊,當時也是有點兒怕的。當我一按下去的時候,右前方(潛望鏡)我們可以看見煙卟卟卟冒下來,那個導彈嗚嗚嗚動上去了,下面說,起飛了!我們那時候就很高興了!

  6年后,驚天傳奇在這片亙古荒原上再次續寫。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核訛詐、核威脅,中共中央決定進行世界上首次原子彈和導彈結合的發射試驗,距導彈核武器發射場不過百米的地下控制室里,發測站的7名技術骨干冒死指揮操作。當年“七勇士”中的發射操縱手佟連捷和徐虹日前舊地重游,感慨萬千。

  1970年,在毛主席“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下,中國拉開了飛向太空的序幕!皷|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操縱手的重任,落到了胡世祥的肩頭。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操縱手、總裝備部原副部長胡世祥說:“發射前的一刻說老實話,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保證準確無誤的發射,出現什么問題怎么處理,程咬金的三板斧必須準備好。”

  “三板斧”就是應對發射時可能出現的意外而預先設定的措施。僅僅5年后,他們又成功發射了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進入80年代,他們乘勢而上,4天內接連向南太平洋成功發射了兩枚遠程運載火箭。

  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發射操縱手、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崔吉俊:“電鈕按下去之后應該是宣布了我們國家擁有了遠程運載火箭,同時也宣布了我們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第6個第一誕生了!

  載人航天工程是繼“兩彈一星”之后,又一個展示中國綜合國力的標志性工程。這項工程的啟動,賦予了發測站新的艱巨使命。這兩位年輕人接過老一代的班,勇敢地擔當起載人航天發射操縱手的重任,他們親手將中國首批航天員送上太空,最先品味到千年夢圓的歡欣。


 
編輯:李淑國】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