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烏魯木齊十二月十一日電 題:新疆風能開發“風光無限”
中新社記者 程勇
“新疆風力資源豐富,九大風區的可利用風能約二百四十億千瓦時,可裝機容量約八千萬千瓦,相當于四個半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可謂‘風光無限好’。”新疆風能研究所所長楊永利在今日舉行的新疆科學技術大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據悉,新疆目前已建成五座風力發電場,風電裝機容量達十八萬千瓦,成為中國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省區。
因風電開發而著名的新疆達坂城風區位于準噶爾盆地和吐魯番盆地的通風口,從新疆烏魯木齊出發到吐魯番,會看到一片由風力發電機組成的白色海洋,這就是亞洲最大的新疆達坂城風力發電場。綿延近五公里的巨大風力發電機源源不斷地向烏魯木齊輸送著綠色電能,這里也成為烏魯木齊南郊一道壯觀的風景。
楊永利說,正是因為看好達坂城風區的風能儲量,丹麥政府于一九八九年捐贈三百萬美元的風電設備,在新疆建設了中國第一家風力發電廠。該區域總面積已達到了一千六百平方公里,年風能蘊藏量約為二百五十億千瓦時,被不少國內外專家稱為中國風能資源條件最好、開發前景廣闊的地區。
參會的有關能源專家也說,近年來,在持續的能源緊張與日益加大的環境壓力下,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風能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新疆作為中國風力資源最豐富、較早開發風能的地區之一,正引起世界風電投資商的關注。
楊永利介紹,新疆的三大優勢吸引了世界風電投資商的目光,首先是位于中國西部的新疆地形特殊,風力資源十分豐富,陸上風能資源占全國總量近四成,僅次于內蒙古自治區。其次是風電廠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不需要很多前期投入。另一個優勢是風電、光電設備的研發和制造水平位于世界領先水平。如新疆生產的六百至七百五十千瓦級風機綜合造價約每千瓦七千元人民幣,大大低于國外風機價格。目前,新疆的七百五十千瓦風機已實現大批量生產,一點二兆瓦直驅型風機樣機也成功運行并網發電。
風力發電已成為很多邊遠農牧區解決生活用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新疆的一些山區草場,只要有人定居的地方,就會有風力發電站,當地民眾的生活觀念和生活質量也因為有了電而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不過,新疆風電發展也存在產業瓶頸,主要表現為新疆電力需求有限,用電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發展新能源的愿望沒有中國其它省區迫切。
目前,新疆的能源開發大部分還是局限于傳統能源開發上,有關專家警告說,雖然新疆有豐富的石油、煤炭等資源,但如果繼續亂開亂采,不采取相應的措施,那么二十年后新疆就會變成能源“匱乏”地區,新疆加快發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步伐,比如大力發展風電、推廣太陽能供暖勢在必行。
有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新疆風電具有向外輸送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新疆電網與全國聯網,新疆風能開發利用將迎來高速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