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本地傳媒稱“廣州市300萬養老金可能被冒領”,這引起一些參保人極大擔憂。今早,廣州市社保基金中心負責人透過本報澄清,上述說法不準確。廣州對養老金核發有嚴格的管理程序,從多年的實際情況看,每年確會發生若干筆養老金被冒領,但都被及時發現并追回,沒有大面積被冒領的情況。
有關報道稱,在廣州市基金管理中心22年來首次啟動的反欺詐反冒領專項稽核行動中,隨機抽取的556名75歲以上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中,發現有23人無法聯系,比例為4.14%,涉及養老金30655.73元。如按4.14%的比例計算,全市75歲以上退休人員中可能有2236人聯系不上,涉及的養老金可能達298萬多元,即在全市養老金發放中有298萬元是存在被冒領風險的。
今早,市社保基金中心主任陳潔吾向記者介紹說,不能簡單地這樣推理,為保證養老金安全,廣州已設置了多重核查程序,每年都會對領取養老金人員進行生存認證。在本市居住的,退休人員可很方便地到已覆蓋所有社區的退管中心提供相關資料,如參保人行動不便的,退管中心可上門核實。對在異地居住的,則利用全國已形成的網絡互相協助認證,由居住地社保機構代為認證。此外,社保數據系統還會定期與公安機關的人口數據進行對碰、核對。
會不會社保業務系統中標識為本市居民,但居住地卻是異地,從而形成監控的漏洞?陳潔吾表示,社保發放系統還有一個機制,如參保人失去聯系超過一定月數,社保基金將停發其待遇,同時將作重點追蹤。一經發現冒領將責令退回多發待遇,還將視情節嚴重程度,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予以處罰。如構成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陳潔吾表示,市社保基金還設舉報獎勵,有知情者舉報他人冒領基本養老金的,一經查實,對舉報人給予獎勵(舉報電話:83569172)。 (記者 馬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