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高仿真假發票“轉戰”停車場 票販真票假票混著賣
2009年10月20日 09:30 來源:廣州日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假發票仿真度極高。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具黑白水印、溫變圖案等真發票鑒別標識

  票販一般真票假票混著賣。真票收回來100元面額市價2元,轉手以10元價格賣出。

  假票中還有“克隆票”,有存根聯,比真票要短和窄,摸溫變標志能變色,但變色不明顯。

  廣州市近日搗毀了特大假發票案,繳獲假發票可開金額總計逾1000億元。而記者調查發現,由于“風聲緊”,發票販子竟然“躲”進了停車場,發票有真有假,販子往往以發票面額的2%甚至更低的價格“收購”真發票,再轉手以10%的價格賣出,牟取暴利。市地稅局透露,新版假發票均具有真發票的黑白水印、溫變圖案等主要鑒別標識,一般不容易發現破綻。

  票販就在停車場兜售

  “那天我泊車的時候就有人走過來問我要不要發票!”趙先生日前向記者報料,說現在雖然街邊發票販子少了很多,但沒想到在停車場卻受到了騷擾,“我問過他多少錢,他說100元的面額賣10元左右。”

  依據趙先生的指引,在體育西路天河大廈停車場附近,記者找到了幾個發票販子,記者佯裝說買票。“我們有真票也有假票,真票要貴一點,假的便宜點”,販子章小芳先是遞給了記者一張500元面額的定額發票,不過記者一摸溫變油墨標志,標志沒有變色,發現這是假票,章小芳才告訴記者,她這里有假票也有真票賣,“如果是假票,500元面額的賣40元,如果是真票,則賣50元。如果你要多買,我可以再便宜一點給你”,她直言:“現在查得嚴。貨也很難拿!

  另外一名“干了十幾年”的老頭則直接告訴記者,他的票都是假的,都是“克隆票”,記者在他提供的發票上看到,他的發票跟一般販子賣的不同,多了存根聯,但是比真票要短和窄,全部蓋了“廣州市越秀區新**海鮮酒家”的發票專用章。記者用手摸溫變油墨標志,標志也能變色,不過與真發票對比起來,標志顏色要淺一些,變色效果也不明顯。

  在與記者交談時,剛好有四五名男子找老頭買票,這些男子告訴記者,他們知道這里賣的是“高仿票”,但能夠入賬。記者了解到,票販子也“收票”,但價格很低,一般100元面額的真發票“收購價”只有2元,而且起碼要上千元面額才收,如果是假票,那么成本更低。

  多數做熟客生意

  附近保安告訴記者,以前體育西路沿路和體育中心門口都是發票販子,現在確實少了很多,剩下的發票販子都很小心,不會像以前那樣當街喊“發票、發票”,而且多數做熟客生意。

  地稅網站也難辨“克隆票”

  記者暗訪得到的發票信息通過廣州市地稅局的網站查詢,發現發票都能通過查詢系統的信息對照。其中,在停車場老徐處買來的發票上的發票專用章,在地稅局網站上查詢的資料一致。而停車場發票上的蓋章也與地稅局網站上的企業名稱一致,不過系統顯示“發票已經有人查詢過,并且參與了抽獎”。

  對于出現新版發票的“克隆票”,市地稅的有關負責人強調,溫變油墨標志并非唯一的防偽標志,“比如新版發票采用防偽紙張印制,透光可見到黑白的稅務圖案,用手平摸,可以感覺到英文字母是凸的,稅徽水印是凹的!彼詈蟊硎,若市民通過地稅網站查詢依然無法辨別發票真偽,可以憑身份證到稅務機關查詢。

  6招識別真假發票

  1.透光檢視法:新版地方稅收發票的發票聯使用廣東省地方稅收專用發票防偽紙印刷,透光可見黑白水印圖案,其中黑色水印為“GDLT”英文字母,白色水印為稅徽。黑色水印線條周圍紙質較薄而透明、白亮,白色水印線條周圍紙質較厚而不透明、灰暗;

  2.手指觸摸法:手指輕夾發票聯滑動觸摸,可感覺對黑水印有浮凸感,對白水印有凹陷感;

  3.小水珠滴觸法:將細小水珠滴觸在發票聯的水印線條上,若為發票原紙,則紙張逐漸吸水變濕;若是以油墨印刷方式仿造水印的偽造紙,則水珠被油墨阻隔留存在紙面上;

  4.發票監制章識別法:發票聯采用國家稅務總局指定的有色熒光油墨套印發票監制章,墨色為大紅色,熒光反應為橘紅色光;

  5.溫變油墨識別法:新版《廣東省地方稅收通用定額發票》使用廣東省地稅專用溫變油墨印刷“LT”圖案。常溫下圖案呈翠綠色,用手指夾紙摩擦或對圖案加溫時變成黃色,回復常溫后圖案變回翠綠色;

  6.噴碼印刷識別法:新版《廣東省地方稅收通用定額發票》發票代碼的第8位、第12位以及發票號碼采用特殊數碼噴印技術印刷,號碼上虛下實。(文/記者田欣 通訊員地稅宣 圖/記者王燕)

    ----- 社會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