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柔韌、倒立、翻跟頭、體能,從周一到周五,畫面中的這些孩子都要在這個練功房里摸爬滾打10個小時左右,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夠登上雜技舞臺。11月9日,中新社記者來到了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探訪正在這里學習雜技的孩子們。
【解說】這個雜技與魔術表演專業共有46名學生,其中,最小的學生年齡僅4歲。他們的培養計劃分別有六年和八年兩批。每天,從早上六點半到傍晚,他們主要練習肢體開發、倒立、跟斗等雜技相關課程,周一到周五的晚上7點到9點和周六全天,這些孩子還將進行文化課學習。
【解說】柔韌、倒立、翻跟頭、體能,從周一到周五,畫面中的這些孩子都要在這個練功房里摸爬滾打10個小時左右,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夠登上雜技舞臺。11月9日,中新社記者來到了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探訪正在這里學習雜技的孩子們。
【解說】這個雜技與魔術表演專業共有46名學生,其中,最小的學生年齡僅4歲。他們的培養計劃分別有六年和八年兩批。每天,從早上六點半到傍晚,他們主要練習肢體開發、倒立、跟斗等雜技相關課程,周一到周五的晚上7點到9點和周六全天,這些孩子還將進行文化課學習。
【同期】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教師 莊瑾
(這孩子最多要做這個多少個)
早上 一天要做三百個到五百個
因為這是必須的嘛 只有身體素質上去 他才能對身體有操控能力
以后才能做后空翻 轉體這些
所以這些是基本的 是必須的
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學生 金李耀輝 7歲
(你臉上是怎么弄的)
兩個小朋友碰到的
(一開始練這個雜技的時候疼不疼 )
疼
(現在呢)
不疼了
(現在不疼了)
(你練了多長時間了)
一個月
(那你有沒有哭啊)
(哭了)
(老師是怎么安慰你啊)
(老師有沒有安慰你啊)
(你為什么要練雜技啊)
因為雜技好
這個雜技班在該學校全稱為形體藝術系雜技與魔術表演專業,這是云南省乃至中國高校首次開設的雜技專業,也標志著中國的雜技教育正式從劇團走向高校。據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的院長介紹,長久以來,傳統的雜技教育主要是由雜技團承擔,也就是以團帶班的形式。這種模式的弊端在于招生數量少,難于滿足市場需求,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也比較薄弱。
【同期】
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院長 劉正雄
那么現在呢 我們把它拿到院校來做呢
就是試圖解決過去以團帶班的一些問題
不僅是規模化的問題 還有生源
學生的培養質量
會通過這種方式
得到提升
為他(學生)的藝術之路走的更遠一些
走的更高一些 奠定基礎
【教學】不同于傳統的雜技團師徒傳承的教學方式,雜技與魔術表演專業對學生每個形體動作都有一個標準化的考量方式,這樣更有利于教育方式的系統化和科學化。
【同期】
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形體藝術系主任 姜波
就像您現在看到的
我們包括柔韌 肩部
胯部 你看包括上肢
腰部 你看包括倒立
我們都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
以此呢 所有執教的老師呢
根據這個標準和要求
結合圖片的
文字的
形成統一和規范的
系統化教育和科學化教育
【解說】據了解,雜技的主要市場是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同時,由于雜技人才表演周期很短暫,因此,市場對雜技人才的需求量比較大。目前,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的首期雜技班已獲得了省內外四家雜技團的框架戰略合作計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