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記者來到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王坪村的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追尋先烈足跡,緬懷革命英烈。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處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正在進行修繕維護。
站在入口處看去,烈士陵園莊嚴肅穆,氣勢磅礴。記者拾級而上,只見松柏參天,花圃甬道。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原為“紅四方面軍王坪烈士陵園”,始建于1934年,是全國唯一一處紅軍為自己的烈士修建的陵園,其中的紅軍烈士集墓是全國最大的也是僅有的紅軍烈士集墓。現有7800余名紅軍將士長眠于此。
12月10日,記者來到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王坪村的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追尋先烈足跡,緬懷革命英烈。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處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正在進行修繕維護。
站在入口處看去,烈士陵園莊嚴肅穆,氣勢磅礴。記者拾級而上,只見松柏參天,花圃甬道。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原為“紅四方面軍王坪烈士陵園”,始建于1934年,是全國唯一一處紅軍為自己的烈士修建的陵園,其中的紅軍烈士集墓是全國最大的也是僅有的紅軍烈士集墓。現有7800余名紅軍將士長眠于此。
王坪村曾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總醫院所在地。1934年3月,紅四方面軍將總醫院遷到王坪,主要擔負收治紅四方面軍傷病員的繁重任務。傷病員最多時達三千多人,因缺醫少藥,營養不良,傷勢惡化而在醫院光榮犧牲并安葬在醫院附近的紅軍烈士達萬余人。
(烈士陵園管理所所長 杜紅軍)【同期: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紅軍的埋葬的核心區域,核心區域主要埋葬了7800多紅軍烈士。然后這一塊是我們的散墓區,散墓區一共是11428座,總共加起來是20000余名紅軍烈士,現在是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
沿著崎嶇的小路,記者來到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中醫部舊址,工人們正在加緊趕工。 28歲的王曙光家住王坪村五組,長年在外做建筑施工的他得知陵園修繕,毅然回到家鄉,參與到了“中醫部”的修繕中。
(工人 王曙光)【同期:因為我是這里土生土長的四川人,我希望我的家鄉變得更好。】
通江縣常務副縣長岳映兵說,此次修繕紅軍烈士陵園,既是對先烈的緬懷,也是老區人民對紅軍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四川省通江縣常務副縣長岳映兵)【同期:我們通江是川陜蘇區的首府,當時紅四方面軍在這個地方戰斗了三年多,在這里犧牲的紅軍烈士也非常多,僅僅在通江境內分散在50多處的散革命烈墓就有11000多處,為了更好的保護,我們決定把這一萬多烈士墓集中遷建在我們王坪烈士墓。】
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修繕工作的主體工程將于12月20日左右完成。這處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有望在2012年春節后向公眾開放。
記者馮亞濤四川巴中報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