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耿馬縣孟定鎮景信村有個知青紀念館,自2009年建成以來一直對外開放,館內展出的上千件當年知青們的生活、勞動用品,帶我們回憶起當年的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近日,中新社記者有幸來到這座知青紀念館,溫故那段歷史。
知青紀念館就在村子前的大路邊,大門敞開,門前的大水車仿佛歷史的車輪在默默地轉著,旗桿下,用漢白玉石塊雕成的1966年中央文件刻在國旗下,讓我們銘記那段歷史。進入紀念館,門口兩座知青雕塑正對大門。博物館里展出了知青們當年使用過的收音機、穿過的服裝、看過的書、田間勞作的工具、照片等上千件物品。
云南省耿馬縣孟定鎮景信村有個知青紀念館,自2009年建成以來一直對外開放,館內展出的上千件當年知青們的生活、勞動用品,帶我們回憶起當年的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近日,中新社記者有幸來到這座知青紀念館,溫故那段歷史。
知青紀念館就在村子前的大路邊,大門敞開,門前的大水車仿佛歷史的車輪在默默地轉著,旗桿下,用漢白玉石塊雕成的1966年中央文件刻在國旗下,讓我們銘記那段歷史。進入紀念館,門口兩座知青雕塑正對大門。博物館里展出了知青們當年使用過的收音機、穿過的服裝、看過的書、田間勞作的工具、照片等上千件物品。
云南省耿馬委宣傳部副部長 楊思泉
為了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段歷史
特別是我們孟定農場
當時住進了一個團
為了開發我們孟定壩
一個是生產一個是邊防
抓生產自給自足
出于這樣一個原因吧
做了紀念館
據了解,孟定的知青共分三批:1969年2月,813名昆明知青來到孟定;1970年5月,1628名上海知青來到孟定;1971年3月,4581名成都知青來到孟定。農忙時,知青們用抽水機、拖拉機幫助群眾抽水、耙地,傣族小卜哨(傣族少女)幫助知青洗衣做飯;農閑時,知青們就交當地的村民們文化知識。
云南省耿馬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楊思泉
現在我們孟定很多的橡膠
種的面積最大的種的最多的
也就是在農場這一塊
就是當年的知青種下來的
1978年底,知青們陸續返城。臨別時,他們把自己的“家產”床、書柜等無償送給長期關心著他們的農場老職工和當地群眾。全團幾千知青滿懷著對新生活的期望,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懷著對家鄉親人的無限思念,向著成都,朝著昆明、上海歸去。
記者于金貴云南耿馬報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