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武術文化,是中國唯一武術之城,擁有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等武術宗師。但是,如今的武術之城遭遇瓶頸,有名氣卻缺乏實體,讓不少慕名前來的游客失望。
1月8日,在佛山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佛山市政協委員、佛山市武術協會名譽主席梁永流提交一份議案,呼吁佛山把武術文化發展列入嶺南文化名城建設的核心內容中,并在佛山新城打造武術文化產業載體,建立武術文化博物館等,探索產業化發展模式,希望用10年時間將“佛山武術”打造成代表佛山城市形象的名片。
廣東佛山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武術文化,是中國唯一武術之城,擁有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等武術宗師。但是,如今的武術之城遭遇瓶頸,有名氣卻缺乏實體,讓不少慕名前來的游客失望。
1月8日,在佛山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佛山市政協委員、佛山市武術協會名譽主席梁永流提交一份議案,呼吁佛山把武術文化發展列入嶺南文化名城建設的核心內容中,并在佛山新城打造武術文化產業載體,建立武術文化博物館等,探索產業化發展模式,希望用10年時間將“佛山武術”打造成代表佛山城市形象的名片。
同期:佛山市政協委員 佛山市武術協會名譽主席 梁永流
佛山在世界都很出名
但是武術博物館現在還沒有
有的是什么呢
葉問跟李小龍的博物館
但是葉問跟李小龍在武術界來說
他(們)不能代表全部
他(們)只能代表一部分
所以我想在這個百家爭鳴的武林
能夠找到一個
能夠承載佛山武術的五大傳統拳種
跟68個拳種融匯的一個展示平臺
據介紹,佛山目前有各類拳種68個,本地武館350多家,國內外地武館500多家,源自佛山的海外武館社團更多達4000多家,遍及178個國家和地區。
位于佛山禪城區的蔡李佛鴻勝館是佛山最早的武館之一,建于1851年,至今已有160年歷史,培養了千千萬萬武術人才,并在海外發揚光大。
同期:佛山禪城區蔡李佛鴻勝館 館長 黃鎮江
(到現在為止你們鴻勝館
在國外大概有多少人?)
說不清真的說不清
我們在去年的10月22日
搞了一個160周年的慶典
和那個叫世界蔡李佛同門的懇親大會
我們回來的國外的同門有300多人
代表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但是他們在外面開的館
我真的我也數不過來
單是在中南美(洲)
中南美的每一個國家都有鴻勝館
還有就是在委內瑞拉那個地方
它有26個省每個省都有鴻勝館
但是,黃鎮江告訴記者:鴻勝館的發展有痛楚,地方小限制發展,同時也不如往日興旺。
同期:佛山禪城區蔡李佛鴻勝館 館長 黃鎮江
都是在這個地方了
還有那個外邊
地方就真的不夠的
特別是那個放暑假的時候
很多那些學生來
搞到外邊的道路
前面的道路全都塞滿了
地方小不夠
(有沒想過怎么解決)
想就想過但是 解決不來
黃鎮江透露,武館雖遍布佛山全市甚至全球,但分散而沒組織,武術文化整體發展嚴重滯后,未能與佛山武術文化地位相匹配。
梁永流認為,佛山在武術文化發展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實力,有良好的傳統和資源,有產業化的條件。
同期:佛山市政協委員 佛山市武術協會名譽主席 梁永流
佛山不光是武術之城
也是中藥之鄉制藥之鄉
武術愛好者在平常的練武過程中
他會經常扭傷擦傷
他們自己制造中藥來進行療傷
所以這塊是我們未開墾的一塊產業
因為我們這個膏藥藥酒跟藥
是經過千百年的臨床試驗
試用了然后感受到非常良好的一種
未問世的一種良藥
所以我們想未來整合這個中藥資源
再重新把這個寶芝林大藥房打造出來
梁永流提出的武術文化載體包括武術文化博物館、武術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和群眾性武術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又有武術文化產業孵化基地、總部基地等產業化平臺,承接教育培訓、影視動漫、演藝競賽、保健養生、中醫中藥等產業化項目。
同期:佛山市政協委員 佛山市武術協會名譽主席 梁永流
我把佛山的武術現狀、武術文化吧
現狀形容成一個球在坡頂上面
只要有人輕輕地推
它就是高速地滾動
經過多年的調研,梁永流感受很深刻:佛山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規劃建設武術文化載體,整合相關資源,提升武術之城的影響力。他認為可以借鑒河南少林寺的成功經驗,希望通過政策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的模式推動武術文化產業運作。
(記者 許哲倫)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