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08月22日 14: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創制于清末的云南下關沱茶,承載著百年歷史底蘊和技藝,并于2011年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滇中三寶”之一。
近日,中新社記者近距離探訪了沱茶的制作和誕生過程。下關沱茶以云南優質青毛茶為原料,是一種普洱緊壓茶,其外形精巧,呈凹凸兩面。茶葉經過篩分、揀剔、拼配等步驟,即完成了前期制作環節。而其后的蒸茶、揉茶、壓茶三道關鍵工序相輔相成,是沱茶成型的精髓所在。據介紹,這款源自云南邊陲的沱茶早已香飄過海,市場版圖拓展至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貿易出口額突破1億元人民幣。
除馬來西亞、韓國等核心銷售市場外,云南下關沱茶也正積極著手拓寬瀾湄國家市場,通過增設定向國際貿易航線,在泰國曼谷、越南河內等地開設沱茶專賣店以及向東南亞消費者推廣茶飲料等方式,因地制宜推廣云南茶文化。從山海間出發,下關沱茶逐漸成為瀾湄國家乃至世界各國認識和了解云南茶文化的重要載體,也向世界闡釋著中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記者 范思憶 羅嗣昱 制作 袁宇婷)
責任編輯:【羅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