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數昨日創出6月1日上市以來新低,并創下單日最大跌幅。多位創業板分析師表示,創業板目前平均市盈率近60倍,雖較之此前有所回調,但與市場整體平均水平相比仍顯偏高。創業板股價調整仍有空間,尤其是在大盤存在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
29日,創業板指數(399006)下跌7.54%,創下上市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并創出新低。個股方面也是全部翻綠,90只個股中有12家收盤封至跌停板。資金流向也顯示出投資者在“撤出”創業板。大智慧數據統計表明,本周一、周二兩日,創業板資金凈流出約29257.39萬元,而最近一周(23日-29日),創業板資金流出額達到約42572.37萬元。
對比創業板指數走勢,自6月17日創下上市以來高點1129.68后,隨即一路下跌,至29日的9個交易日中,下跌幅度達到18.9%。而同期上證綜指的跌幅為6.25%。
高增長一直是創業板備受市場資金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目前恰好臨近半年期報披露之時,創業板是否會“復制”今年2月初到4月中旬的翻番行情成為市場熱議焦點。值得注意的是,國民技術(300077)于周一晚間公布2010年半年業績預告,預計同比增長167%-200%,但在早盤高開后即跟隨大盤下跌,最終大跌近9%。
上海證券創業板研究員錢偉海分析稱,半年報預增且業績符合預期的創業板個股仍然跟隨大盤下跌,說明在目前市場環境下,高增長并不能抵抗住大盤的系統性風險。而創業板的中報行情,不僅不會到來,反而會帶來市場對于創業板是否高增長的擔憂。
大同證券創業板研究員張宏斌則表示,創業板目前還難以擺脫齊漲齊跌的局面,可能只有到半年報披露結束后,市場逐漸認清哪些創業板公司具有高增長特質后才會出現股價分化的局面。而對于中報行情,張宏斌認為并不會到來。
對于創業板后期的走勢,記者采訪到的市場人士均看淡。張宏斌表示,前期表現強勢的醫藥股出現大幅回落,醫藥股所占權重較大的創業板也隨之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創業板此次行情的拐點或已顯現,就調整空間而言,對比目前70倍平均市盈率,則整體調整幅度約為30%-40%。
錢偉海則認為,從空間上來看,創業板調整空間已經有限,但是在時間上,則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達到3個月甚至更久。
縱觀下半年,限售股解禁成為“考驗”創業板的一道重要“關口”。東吳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上市的第一批及第二批創業板公司限售股將分別于今年11月1日及12月27日到期解禁,其中11月為限售解禁洪峰期,創業板將有23.68億股解禁,市值達831.84億元,占比該批創業板總市值的53.57%;12月將有3.64億股限售解禁,市值101.24億元,占比該批創業板總市值的44.62%。
張宏斌表示,首批限售股解禁對創業板的壓力是肯定的,參與其中的創投等機構拋售的概率相當大。錢偉海則認為,創投等機構的拋售可能反而成為市場資金布局的良機,而創業板的機會也可能正是出現在首批限售股解禁之后。記者 劉雨峰
![]()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