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持續調整,最新的基金凈值數據顯示,6月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建倉較為緩慢。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成立于6月24日的中歐滬深300增強型指數基金,7月2日單位凈值仍然為1元,可見該基金目前仍未建倉。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林鐘斌表示,未來該基金將充分利用6個月建倉期,應對各種市場變化。業內人士指出,一般而言,指數基金由于被動投資,為了緊密跟蹤標的,通常會在1個月內完成建倉,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很多指數基金會成立就建倉,如華寶興業上證180價值ETF 1個月內股票倉位就達到99%,但是中歐滬深300是增強型指數基金,與傳統指數基金相比,會加入更多的主動因素,因此,出現上述情況也不足為怪。
除此之外,成立于6月1日的博時創業成長,上周五單位凈值為0.997元,下跌幅度僅0.3%,而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超過8%,可見該基金可能是低倉位運作。6月10日成立的國投瑞銀新興市場日前發布的上市公告書顯示,該基金成立后的11個交易日內,股票倉位僅4.57%。
而此前5月份成立的新基金在經歷了4月份的大跌后,都相對樂觀,選擇逢低建倉。以中郵核心為例,該基金成立于5月19日,在短短3個交易日內,該基金的單位凈值已達1.001元,上漲0.1%,建倉神速。成立于5月5日的匯添富民營活力也選擇了快速建倉,而5月7日,該基金凈值就跌到0.998元。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新基金一般都有6個月建倉期,可以擇機而動,當基金經理比較看空后市,可以選擇空倉等待投資良機。6月份,新基金建倉趨緩,可能與基金經理對后市看法相對謹慎有關。(胡 曉)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文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