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近期已下探到2400點區域尋找新的支撐,各方面跡象顯示投資者對未來的悲觀情緒在加重。未來情況還會有多糟?南方基金投資部執行總監陳鍵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有條件保持較高增長速度,我們不應過度悲觀。
陳鍵認為,市場給予的估值水平與企業的盈利增長速度和可持續性息息相關,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中國經濟未來中長期是否能保持較高的可持續增長速度。根據統計局上周末公布的最新修訂值,2009年中國的GDP總量約為34萬億人民幣。而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在2007年的一項長期預測報告,結論是到2020年中國的GDP總量可以增長到17.3萬億美元(按照2000年不變美元計算),即使不考慮匯率調整因素,這也意味著2010-2020年這10年期間的GDP復合增長率將高達11.9%。陳鍵認為,經濟高速增長的源泉將來自于中國提高城市化率帶來的需求的擴大;而經濟增長的最核心條件則來自人力資本的提升,進而使得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能夠有效取代“第一次人口紅利”,成為拉動中國經濟下一輪增長的力量。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只是時間的遲早問題,不會是方向性的問題。受益于中國城鎮化率提高的內需型產業和企業、有能力通過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來代替人口紅利實現盈利增長的企業,從中長期來看在我們的投資組合中所占的分量,只應該提高,而不是降低。調結構是對的,過分悲觀或許不必。”陳鍵說。
看好消費品等三類投資機會
陳鍵認為,市場今年以來經過較大幅度的下跌,目前應該已經接近一個相對底部的區域,但是這個底部區域的確認需要耐心等待;下半年的經濟增速可能會有所放緩,通脹也會隨之回落,在三季度之后,政策將會更傾向于轉向對經濟增長的關注;政策轉向的時候,市場也將能夠迎來比較好的上漲機會。
針對下一步的投資策略,陳鍵表示看好三類機會。第一類是受益于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而帶來的收入結構調整的消費品行業,尤其是一些中低端消費品行業,包括酒店、旅游、商業零售、家電和食品飲料等。第二類是對宏觀經濟政策收縮的影響反應過度,導致股價超跌、進入了歷史低估值區間的行業。這些行業在下半年經濟緊縮有所緩解時,將迎來一個新的階段性投資機會。第三類是可以持續關注的主題投資,包括新能源、節能減排、3G以及新疆區域發展等板塊。這些板塊的股票估值可能會維持較高水平,甚至繼續上行,但是這些公司的盈利增長相對確定,彈性也較大,仍然蘊涵一定的投資機會。(方紅群)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文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