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券商新設營業部條件放寬以來,新一輪營業部擴張潮愈演愈烈。然而,在目前市況不佳且傭金率持續走低的背景下,券商在新營業部上的重金投入肯定是筆虧損的買賣,業內人士甚至戲稱此為“燒錢游戲”。不過據記者了解,看似為此“樂此不疲”的證券公司,其實也多出于無奈,巨大的競爭壓力使得新設營業部淪為被動之舉。
據權威機構數據顯示,僅今年前5個月,新增營業部家數就達到493家,接近2009年全年的增量。事實上,在去年管理層放開券商新設營業部限制以后,各證券公司新設及升級營業部的熱情也前所未有的高漲,調整戰略布局、擴大市場份額成為各家券商經紀業務工作的重心。
不過隨著市場交易量的不斷下滑以及傭金戰愈演愈烈,新設營業部虧損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據我們測算,包括場地租金、硬件設備、職工薪水等先期投入在內,一家新設營業部的投入平均在800萬元左右,按三年折舊,每年的折舊費用也要兩三百萬元。以市場目前的交易量看,這樣的營業部開始肯定是虧損的。”上海某大型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說。
而據興業證券某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券商新設營業部的投入要比以前低。“現在新設的營業部面積比較小,一般都是500-800平米,很少有超過1000平米的,因為都做非現場交易,機器設備等的投入要少很多。”
“盡管如此,現在新設營業部也很難實現盈利。這和設立時的市場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舉一個例子,我們有個在2006年開設的營業部,當年就收回全部投入成本,而且還實現了盈利,因為當時處于大牛市的初期。而現在市場競爭環境這么激烈,同時傭金率與交易量不斷下降,新設營業部幾乎不可能立即實現盈利。”上述內部人士表示。
事實上,此輪證券營業部“新設潮”也被業內人士戲稱為券商的“燒錢游戲”。那么,即便是如此巨額且短期還看不到產出的投入,券商們為什么還是紛紛“飛蛾撲火”呢?
有業內人士認為,其實一些券商新設營業部的初衷是為了優化網點布局,提升其經紀業務的整體競爭力。但今年以來如此大規模且不計成本的擴張顯然不能用上述理由來解釋了。實際上,很多券商今年以來新設營業部都是被動之舉。
“目前來看,新設營業部的以大券商居多,因為很多大券商通過融資手上持有大量現金,新設營業部也成為其投資的一種方式。而且雖然短期內會虧錢,從長期看是有益的,尤其是在目前經紀業務競爭漸趨白熱化的情況下,市場份額對于各家券商今后的生存來說至關重要。”西南證券分析師王大力認為。
而這對于多數中小券商而言,顯然是無形的壓力。“大家都在擴張,我們也只能這樣做,其實本質上是一種被動的手段。”一家中型券商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燒錢唄。”該負責人略顯無奈。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前幾年積累起來的厚實“家底”,大多數券商目前還是有玩這樣“燒錢游戲”的資本。“應該說券商的‘老營業部’今年都還能夠賺錢,而且前幾年券商都賺了不少。不過,如果傭金率繼續下降,同時市場交易量沒有太大起色,明后兩年是否還能這樣不計成本的擴張就不好說了。”有業內人士表示。記者 潘圣韜
![]()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