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至少5只偏股型新基金名稱中出現“成長”字樣
“在中國經濟正面臨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成長性行業將成為后市熱點。”這不僅是目前基金圈內最熱的投資觀點,也成為部分正在發行或已經成立的新基金最大賣點和主要投資標的。
數據顯示,目前不少基金公司以“創新”和“成長”做文章,重點關注順應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創新型企業,今年以來,至少有5只偏股型新基金名稱中出現“成長”字樣。
例如,近期發行的鵬華上證民企50ETF主打“成長牌”,該基金跟蹤上證民營企業50指數,該指數成分股覆蓋新科技、低碳環保、內需消費、區域振興等符合市場新興熱點的50家優質上市公司。無獨有偶,下周發行的中證南方小康產業ETF所跟蹤的小康指數以上證180指數的樣本為選樣空間,排除其中市值最大的20家公司,選擇具有較高成長潛力、未來成長路徑將較大程度受惠于國家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等產業政策的行業和公司。
此外,大摩卓越成長、博時創業等基金備戰成長性行業;匯豐晉信低碳先鋒股票基金看準“低碳經濟”投資熱點,另有不少中小盤基金經常以投資“低碳經濟”作為宣傳噱頭;“擴大內需”同樣是非常重要的投資主體,圍繞消費主題誕生廣發內需增長混合基金、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基金等新產品。
在大打“成長牌”的同時,新基金營銷宣傳同樣圍繞該主題進行。例如,華商產業升級基金發行時舉行華商基金產業升級高峰論壇作為宣傳攻勢;匯添富民營活力股票型基金發行時,該公司開展“走進民營企業”活動。在宣傳旗下新基金的同時,讓更多的投資者認識到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方向。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新基金發行圍繞股市投資熱點的變化,實際上反映出基金公司選擇投資標的的新動向。但也有基金研究人士表示這只是基金公司做足“表面文章”,“不過是在講一個故事,讓投資者接受這些新基金”。從實際效果來看,部分打著“創新”旗號的新基金并未取得較好的首募成績。(方 麗)
![]() |
【編輯:王文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