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轉做專戶后能否勝任,在專戶一對多運作一年后有了答案。由于公募和專戶的投資理念完全不同,公募基金經理很難在短期內適應專戶投資模式。基金公司對專戶投資經理的任命也因此由內部轉崗轉向外部招聘。不過,對專戶投資經理的考核和薪資仍然是個難題。
在專戶一對多業務開展初期,不少公募基金經理被基金公司派去做專戶投資,還曾引起公募基金持有人的不滿。但現在看來,公募業績好的基金經理未必能管理好專戶。深圳一位專戶投資經理向記者表示,做公募基金的投資一定要與同行看齊,跟著其他基金經理的倉位和板塊做配置,就可以獲得平均收益;但專戶投資是以絕對收益為目標,在市場出現不利信號的時候必須堅決減倉,而在看不清市場方向的時候則寧愿空倉等待,這與公募基金有明顯區別。一些公募基金經理的投資思維可能無法很快轉變,反而拖累了公司專戶業績。甚至有一些基金公司直接由新手研究員管理專戶,業績就更難做好。
如今,基金公司也在糾正這一用人思路,更傾向于從外部招人,尤其是那些做過絕對收益產品的經理,如券商自營、集合理財的投資經理等。據了解,廣發基金專戶團隊已經有11人,均由外部招聘而來。而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專戶負責人則稱,公司的專戶團隊人員比較多元化,“我們在挑選投資經理時,要求年齡超過35歲,有一定閱歷,經歷過市場牛熊轉換,見過賺錢也見過賠錢,思想方面比較靈活,不固執,能糾正自己的錯誤,還要能順勢而為。”
除了招攬人才,專戶投資經理的激勵機制也讓基金公司為難。公募基金經理的獎金與基金排名掛鉤,而專戶投資經理的獎金則一般直接與專戶提取的業績報酬掛鉤。
深圳一位專戶投資經理向記者表示,現在業內的通用做法是,公司拿大頭,投資經理拿小頭。比如,公司提取20%的業績報酬后,將其中一部分作為對專戶投資經理的獎勵。如果專戶規模比較大,而且業績報酬可觀的話,專戶經理就能拿到比公募經理高得多的獎金。但是,如果專戶業績不理想,投資經理也可能顆粒無收,只賺得較少的固定工資。
雖然這一做法在業內通用,但上述專戶負責人也表示,公司擔心激勵太多,投資經理會過于急功近利而放大投資風險。而且,即使以這樣的模式來激勵經理,仍然不能阻止人才流失,近期已連續傳出專戶經理轉投私募的消息。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研究員則認為,一個公司內部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考核機制,一碗水難端平,收益分配不均將加劇內部轉崗。(王艷偉)
![]() |
【編輯:郭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