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部委將聯合出臺規范性實施意見,有針對性地構建一整套覆蓋內幕交易發生領域的制度體系和監督執行機制,形成對內幕交易“齊抓共管、多管齊下、群防聯控”的綜合防控機制。
近年來,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各級黨委和紀檢監察機構按照“服務科學發展、強化兩項職能,加大懲治力度、更加注重預防”的工作思路,立足行業特點,發揮體制優勢,堅持“點線面”結合,推進資本市場反腐倡廉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
從關鍵“點”突破,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
證監會瞄準“強化教育、完善制度、監督到位”三個關鍵節點,進一步增強干部的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法規意識,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全面開展黨風廉政專項教育活動。證監會將反腐倡廉相關法規制度匯編成《中國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工作人員黨風廉政建設學習手冊》,并從今年7月開始,組織證券期貨監管系統所有黨員干部開展為期兩個半月的專項教育活動,積極開展自查自糾,簽訂嚴格執行各項法規制度的承諾書。
結合監管工作實際制定《廉政準則》實施細則。為貫徹落實《廉政準則》附則中關于結合工作實際細化制度、完善配套措施的要求,證監會紀委會同相關部門,著眼防范風險,針對創業板首發上市、融資融券業務試點與股指期貨品種交易等監管工作任務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改革完善行政許可規章制度,規范行政審批事項和行為,為抓好證券期貨監管干部廉潔自律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打造有效監督制約權力的制度“鏈條”。為確保監管人員依法行政、廉潔從政,去年,證監會制定了《中國證監會紀委關于加強監督工作的若干意見》,之后,又專門針對控制市場準入的發審委和關系上市公司質量改善的并購重組委,相繼制定了《關于加強發審委委員監督工作的若干意見(試行)》和《關于加強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委員監督工作的若干意見(試行)》。證監會紀委還將組織會內相關部門和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共同簽署加強監督工作的合作備忘錄,建立健全舉報投訴處理機制,形成會紀委、業務部門和投保基金三個環節相互配合、監督聯動的格局。在不斷創新監督方式,加大監督力度的同時,為切實防范監管干部在履職過程中與社會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最近,證監會黨委已原則通過《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規定(試行)》,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執行回避制度,凡涉及與公共利益沖突的重要情況,及時報告,及時回避。
從監管“線”延伸,推動證券期貨業行風建設
規范履職、倡導自律,認真開展行為準則執行情況檢查。證監會從今年3月下旬至5月底,分宣傳發動、自查自糾、檢查整改和總結四個階段,對《期貨從業人員執業行為準則》《證券業從業人員執業行為準則》和《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行為準則》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管系統各單位和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深入查找問題、梳理工作流程、落實整改措施,監管能力和執業質量穩步提高,干部作風和行業風氣明顯改善。為鞏固檢查工作成效,下一步,證監會將與有關部門加強協調,按照“選擇試點、逐步推廣、總結經驗、穩步推進”的原則,分步驟、分階段推進上市公司內控規范的實施,把內控機制建設和合規體系建設情況納入各類市場主體日常監管的范圍,確保內控規范體系的執行質量。適時組織召開行業合規管理座談會,促進行業合規管理經驗交流,研究確立合規管理工作的新目標、新要求,積極推動建立全行業合規管理的長效機制。
誠信為本、合規為基,扎實推進治理商業賄賂工作。證監會始終把加強從業人員誠信教育,倡導誠信經營理念,建立健全維護誠信利益、追究失信責任的監管機制,促進證券期貨市場的誠信規范發展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證監會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積極發揮各業務部門、各派出機構、各交易所、各協會以及監控中心“五位一體”的監管協調機制在誠信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全面加強與其他行業主管(監管)部門、司法機關和宣傳部門的溝通聯系,形成工作合力。證監會開發管理的“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系統,經過不斷完善,目前已囊括了近10年來資本市場各類主體的誠信情況,共記錄誠信信息8113條。證監會還向全國106家證券公司、60家基金公司、162家期貨公司發放調查問卷,對各行業機構黨組織建設及反腐倡廉建設情況進行摸底,積極探索以體制、機制創新解決行業商業賄賂發生的深層次問題。經過幾年的努力,證券期貨行業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市場主體的誠信意識和規范運作意識得到了提升,商業賄賂行為發展蔓延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自我約束機制和相互制衡機制已初步形成。
凈化市場、營造聲威,嚴厲打擊“老鼠倉”和內幕交易行為。證監會成立了稽查總隊,集中打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不斷拓寬和完善線索渠道,建立了證券交易所與稽查部門的線索移送“直通車”制度,加強了對媒體信息的分析研判和對信訪舉報線索的核查,案件線索和立案數量大幅提升,快速反應能力顯著增強。近年來,隨著基金規模的快速增長和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開展,證券期貨從業人員從事“老鼠倉”交易和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黨政干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內幕交易呈易發、多發態勢。面對復雜的市場形勢,2009年,深圳證監局通過對內幕信息知情人買賣股票排查、突擊檢查基金公司等方式,快速查辦了3起內幕交易案件和3起“老鼠倉”案件,起到了震懾作用。據統計,證監會去年查處的內幕交易案件數是前5年數目之和。
從體制“面”拓展,全面推進懲防體系建設
證監會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建立與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相關職能部門監督協查工作平臺,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機制,積極推進資本市場懲防體系建設。
延伸監管觸角,發揮體制優勢,聯合開展內幕交易綜合防控工作。證監會認真分析加強內幕信息管理和防范內幕交易工作的實際情況和政策需求,在制度、監管和懲治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2008年以來,證監會以推動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化機制改革為契機,規范審核工作程序,取消了重大資產重組預溝通的“窗口期”指導制度,要求上市公司上報并購重組方案之前,必須在交易所申請停牌。去年,證監會紀委和上市部研究制定了上市公司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制度,并在系統內部分轄區上市公司開展試點。下一步,相關部委將聯合出臺規范性實施意見,有針對性地構建一整套覆蓋內幕交易發生領域的制度體系和監督執行機制,形成對內幕交易“齊抓共管、多管齊下、群防聯控”的綜合防控機制。
創新監管載體,增強工作合力,探索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近期,在中央紀委和監察部的支持下,證監會啟動了地方派出機構和所在地紀檢監察機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試點工作,通過暢通多層次橫向溝通渠道,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和證券期貨監管部門各自優勢。在防范、打擊內幕交易和治理商業賄賂問題上,各省、市、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可以依托聯席會議平臺,督促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對策和措施,更好地規范國家工作人員尤其是黨政干部的行為,加強對國有企業并購重組審批環節的內部管理和制約監督,壓縮決策鏈條、縮短審批時間、完善保密制度、實現內幕信息流轉留痕,更加有效地打擊和預防違法違規違紀行為。證監會可以通過聯席會議這個渠道,及時移送相關案件線索,做好市場風險防范工作,也可以積極配合各省、市、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做好案件查辦工作,以提高取證工作效率,形成案件查辦合力。 □ 中國證監會紀委、監察局
![]() |
【編輯:王安寧】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