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正在迎來創新熱潮。據透露,截至目前,僅上交所已簽約開發的ETF已達15只,其中諸多創新品種,有的已上報監管層,有的如國聯安大宗商品ETF即將發行,工銀ETF也正在發行中。有分析人士預計,明年兩市新增ETF可能達到20只,甚至30只。
引進來 走出去
權威人士指出,ETF正面臨上佳的發展環境,將尋求在范圍和深度上有所突破,計劃是要爭取在2013年形成一個成行成市、交易活躍的ETF市場。
所謂在范圍和深度上突破,就是針對目前ETF單市場、單系統現狀,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兩條腿走路,做到足不出戶,配置全球。
所謂“引進來”,一方面是指將一些全球市場有代表性的標的指數引進國內,開發成跨境ETF產品,這方面的工作正在積極籌備中,有的已上報監管層。另一方面,是將更多的新品種引入國內,如債券ETF,黃金ETF,進一步還可開發分級、杠桿、反向ETF、ETF期權等,突破目前單市場、單系統的格局。“走出去”則是選擇在相關市場掛牌國內的指數產品。這將是今后ETF發展一個重要趨勢。
ETF目前是基金業規模不斷擴張的品種。從海外來看,全球目前約有2300多只ETF,約為全球基金數目的一半,其中大部分為股票ETF,而新興國家ETF達到401只。1993年標普ETF問世時,ETF并不為人所知。1993年至1998年,ETF幾乎沒有增長,但在2003年至2007年增長非常快,至今,ETF唯一一年增長下降的年份是2008年。2009到2010年繼續高速發展,未來三年ETF增長依然會很快。
從國內來看,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國內上市的ETF共12只,累計凈資產超過730億元(不含聯接)。國內ETF無論從資產管理規模還是市場覆蓋來看都還處在起步階段,發展空間很大。業內人士預計,今年新增的ETF可能會有10只,明年可能達到20只,甚至30只。
據統計,美國40%的人口持有共同基金,在100個共同基金持有人中,有5個直接持有ETF,即每50個人中有2個持有ETF。按此比例推算,在中國應有2500萬ETF投資者,而目前只有50萬,增長空間也十分巨大。
指數創新方興未艾
一方面ETF隊伍越來越龐大,另一方面ETF創新正風起云涌。從原先單純的全復制ETF,正在向風格ETF、行業ETF邁進,今后還將出現跨市場、跨系統以及各類策略指數ETF。
上述的創新要想實現,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標的指數也要不斷拓展創新。可喜的是,據中證指數公司研究開發部總監宋紅雨介紹,中證指數公司正將各類新型指數列為今后重要的拓展方向,下一步將重點開發主題和策略指數等新型指數。
宋紅雨表示,新產業、新業態的出現需要不斷更新完善行業指數;市場的發展變化要求更新的因子來捕捉成長和價值特征,風格指數也因此發生變化和更新。長期以來,股票指數的選樣指標多局限于市值、流動性等市場指標。近年來,股票指數出現了許多新穎的選樣方法,也出現了策略指數、主題指數等新的指數種類。目前主題類指數市場上已經有了公司治理、社會責任等,接下來還會推出低碳、資源、可持續發展等主題。策略類指數主要包括另類加權指數、反向指數、杠桿指數、多空策略指數等,而這些都是今后ETF進行創新開發的基礎所在。比如反向指數,代表了在標的指數上的空頭倉位。該指數的單日收益表現與標的指數完全相反,提供標的指數的1倍單日反向收益。杠桿指數的單日收益表現為標的指數的正向多倍,即以多倍的杠桿倍數放大了標的指數的收益,常見的倍數為2倍或3倍。這兩類指數都是ETF開發的好標的。
據宋紅雨介紹,正在醞釀開發的還有130/30策略指數、動態配置多種資產類別指數和風險控制指數。 (徐國杰 )
![]() |
【編輯:王安寧】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