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調研升溫
根據“十二五”規劃,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
基金公司先知先覺,早在三季度就開始對新興產業展開調研。
因為涉足節能發電產業,凱迪電力三季度受到不少機構投資者追捧,華創證券和上投摩根紛紛實地調研。深交所交易數據顯示,8月9日,曾有兩家機構席位強力買入6900萬股,9月16日,再次出現機構席位大手筆交易,兩家機構席位搶入4400萬股,三家機構席位拋出7600萬股。
東方鉭業7月份以來接待廣發基金、華泰證券等9批次機構實地調研,在二級市場基金增持超過1000萬股;機構的提前布局也贏得回報,三季度以來該股漲幅接近100%,其中10月份以來漲幅高達48.6%。
也有一些機構密集調研后潛入的新概念個股并沒有出現大幅上漲行情,10月份,招商基金和南方基金等參與調研的新材料概念股眾合機電,大成、南方和天治旗下基金紛紛于三季度搶入重倉,截至季末,基金凈增持數量達1410萬股,不過該股10月份以來出現1.69%的下跌。 每經記者 李新江
醫藥白酒地產 三大冷門行業僅留余溫
三季度基金調研向能源、化工和新興產業轉移的同時,今年上半年炙手可熱的醫藥行業、白酒行業也隨之受到冷遇,同期,地產股也因為行情低迷而難以入基金公司“法眼”。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這些冷門行業中,仍有一些個股逆勢獲得了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醫藥:行情降溫殃及調研
曾在上半年獲得機構投資者追捧的醫藥行業,在進入三季度后明顯遭到機構調研冷遇。
早在今年上半年,醫藥概念一度炙手可熱,基金公司調研也是接踵而至,不過進入三季度后或受到估值高企影響,基金公司的關注已經逐漸移開。西南合成、中匯醫藥、領先科技和普洛股份等個股三季度迎來今年最大的落差,未接待一家基金公司前往調研。同時,西南合成還遭到機構減持1550萬股。
與西南合成命運相似的個股不在少數,上半年曾接待機構密集調研的華潤三九、科華生物、華東醫藥和華蘭生物等個股,雖然曾接待基金公司前來調研,不過其熱情出現明顯降低,截至三季末,分別遭到基金減持13900萬股、12200萬股、8240萬股和7053萬股。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排除機構對一些醫藥股仍然青睞。金陵藥業三季度接待華夏基金和匯添富基金等多家機構投資者前往調研,并獲得機構778萬股增持;九安醫療接待嘉實基金、長盛基金、大成基金和匯添富基金等30余家機構投資者12批次調研,成為三季度機構調研熱情最高的醫藥股,而且截至三季末,獲得基金增持近380萬股。
同期,領先科技、譽衡藥業等醫藥股雖然未曾接待基金公司實地調研,不過同樣分別獲得機構1776萬股和416萬股增持。
![]()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