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多”專戶產品迎來新的競爭業態。11月4日,證監會調低了“一對多”專戶門檻,加大了公募、私募、“一對多”以及其內部的競爭。資料顯示,所謂“一對多”專戶理財,是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對象(如高端個人客戶)提供的個性化財產管理服務。那么,截至三季度,專戶理財的業績情況如何?門檻降低后帶來的擴容是否有利于“一對多”業績的提升?記者對此進行了專訪。
專戶不懼熱點轉換
近日,證監會修改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及其配套規則,試點辦法發布降低了“一對多”門檻,規模不足200億的中小基金公司也可以發行專戶產品,并且單只專戶產品的初始規模由原來5000萬元降為3000萬元。
據了解,由于三季度大盤股和小盤股之間的風格轉換,公募基金中基金排名出現較大的變化,前三季度漲幅靠前的部分基金紛紛掉到后面。與公募出現的排名大調整不同,由于“一對多”倉位靈活,追求絕對收益,因此配置大盤股的比例并不太重,三季度大規模的風格轉換在專戶里面并不存在,前三季靠前的專戶產品依然排名靠前。根據和訊網站所提供的數據,截至10月22日,今年以來,南方光大二號、廣發精選分級、廣發穩健增長等在一百多只“一對多”產品中凈值增長名列前位。廣發基金旗下產品表現尤為突出。在今年以來漲幅達20%的四只產品中,除了一只是南方光大二號,其他三只均是廣發基金產品。
擴容提升排名壓力
即將擴容的市場格局是否能提升“一對多”的業績呢?據分析,雖然證監會對專戶理財門檻松綁,且此類產品具有“倉位靈活、規模穩定、追求絕對收益”等特點,投資者對其也寄予很大期望,但結局未必有想象那么美好。
自2009年9月正式開閘至今,基金“一對多”專戶理財業務已經運行一年多,但總體收益并不理想。在納入統計的131只專戶“一對多”產品凈值中,實現正收益的產品不到一半。經過三季度的努力,部分產品凈值仍在0.99元附近徘徊。
專家表示,從發布的有關新規來看,監管機構提高了單只“一對多”產品投資單只股票的比重,即由原來的10%提高至20%,這樣將有利于專戶理財的競爭力,操作空間更大,但同時對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要求也更高了。專家預計,一些大的基金公司由于投研能力強,很有可能形成明顯的“二八效應”,強者恒強。(曹國慶)
![]() |
【編輯:郭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