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端午節期間海外股市大幅上揚,但是A股市場17日各主要股指均出現下跌。前期持續走強的創業板股票紛紛下跌,創業板指數創出自6月1日推出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下跌5.11%,收報1064.84點。同時,前期一直較為抗跌的防御類板塊醫藥股大幅回調,帶動其他抗跌的創業板、中小板股回調,最終大盤弱勢收跌。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本周僅有兩個交易日,謹慎情緒仍占上風。銀行股盤中反彈乏力,難以帶動大盤向上,而醫藥板塊和中小板、創業板補跌,加劇市場觀望情緒。多家券商中期策略一致看淡3季度,市場底部確認和人氣聚攏仍需時日。“雖然端午節期間外圍普漲,農行上市也已經塵埃落定,但是由于目前市場處于政策真空期,加之外圍不確定的因素也較多,所以場內做多熱情仍不足。 ”分析人士認為,昨日盤中銀行股雖然有所反彈,但醫藥股集體做空,帶動中小板和創業板也跟隨走軟,短期內市場難言趨勢。
“醫藥股的下跌主要基于兩方面原因:一是媒體近期對于醫藥企業的暴利情況進行了集中報道,醫藥股基本面出現一定不利因素;另一方面醫藥股前期漲幅偏大,估值偏高,有一定回歸壓力。而銀行股盤中的反彈多是資金的短期行為,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下難以形成做多動力。總體來看,市場人氣的聚攏仍需時日,謹慎情緒仍占上風。”針對后市,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本周僅有兩個交易日,出于避險情緒投資者較為謹慎,短期市場仍將保持弱勢震蕩態勢。
有機構認為,市場已經接近底部區域,但中期底部的確認仍然需要時間。市場底部確立的核心因素在于政策走向。目前政策面仍然會維持整體偏緊狀態,物價走勢與經濟變動之間的逆向博弈仍對政策變化有決定性影響。如果高通脹、低增長的格局沒有明顯變化,政策進退兩難,市場弱勢整理格局無法改變;如果下半年通脹數據開始沖高回落,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政策將轉向對經濟增長的關注,市場將迎來難得的上漲機會。投資者可繼續把握結構性行情的機會,關注方向仍以新興產業相關的板塊為主,三網融合、手機支付、3G以及新能源、節能減排等品種在未來仍將是很好的中短線投資標的。( 楚怡俊)
![]()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