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嘉義9月24日電 (記者 劉舒凌 路梅)“2010大陸臺商中秋節座談會”24日在臺灣嘉義地區舉行,大陸各地臺商協會與臺灣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代表約300人與會。
此項座談聯誼活動由臺灣海基會、“陸委會”、“經濟部”、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合辦,于24日上午9時在嘉義市耐斯王子大飯店舉行。主席臺上懸掛有“投資臺灣、創新升級”大字。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首先致辭。他表示,這兩年來,兩岸趨向和平讓臺灣投資風險大大降低,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臺灣中小企業創新性、國際市場經驗結合大陸廣大內需市場、數一數二的行政效率等優勢,加上兩會簽署10多項協議解決了種種限制,都增加臺商投資臺灣的機會。
江丙坤向回臺灣過中秋的臺商們表示,投資臺灣,是臺商在升級轉型過程中一個重要選項。
臺灣“陸委會副主委”高長隨后講話。他說,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攸關臺灣全球戰略布局,其生效只是一個起步,仍有許多工作要全力推動。他希望臺商一同來診斷及檢討臺灣經濟的問題,使臺灣經濟體質更堅強。
臺灣“經濟部次長”林圣忠則說,后ECFA時代帶來臺灣產業經濟新的契機。據“環球透視”8月間預測,大陸今年經濟增長率可望達到10.2%,而且世界各地經濟研究機構和學者專家都認為,大陸內需成長是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契機;對此,臺商有捷足先登的優勢,ECFA簽署后開放臺灣500多項產品免稅進口,更有助臺商在大陸發展。
ECFA簽署也給臺灣帶來新的挑戰,林圣忠表示,開放后臺灣全球化步驟要加快,臺灣將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強化經濟體質,發展新興產業。
當天,臺灣“經建會副主委”單驥、行政當局“全球招商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嚴重光分別就“全球招商規劃”、“全球招商聯合服務中心功能”做專題簡報。兩名企業負責人蔡國洲、張和國應邀講述回臺投資經驗。
針對回臺投資及兩岸投資保障,廈門臺商協會會長曾欽照表示,臺商投資未來可在兩岸進行差別化發展,但在研發、營運方面必定會使用大陸人才;目前臺灣對大陸人士來臺限制非常嚴苛,希望當局能夠大膽開放。青島、中山、深圳等地臺商協會會長表示,希望當局設法協助解除中小企業對于回臺后土地取得、融資、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疑惑,才有助臺商在兩岸之間做出新的投資組合。
全國臺企聯總會長郭山輝表示,ECFA簽署對于兩岸發展具有長足重要性,目前臺商非常關注兩岸經濟交流平臺制度化,希望兩會盡早簽署投資保障協議,提供企業更多投資保障。
海基會和臺灣當局相關主管部門每年固定在春節、端午和中秋三個節日臺商返鄉時舉辦聯誼活動,提供他們與當局相關機構溝通、交流的平臺。(完)
![]() |
【編輯:唐偉杰】 |
![]()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