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7月21日電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7月20日發表“星期專論”《兩岸和平發展,因應經濟困局》說,由于美國次級房貸及原油、原物料價格上漲,對臺灣而言是屬外部因素,并非操之在我,也非臺灣可以單獨應付,但是,有一部份的經濟發展策略是完全可以“操之在我”,臺灣應該主動出擊以因應這一波全球經濟不景氣。其中最明顯例子,就是兩岸關系的和平、和解與合作。如果馬英九能夠改變民進黨“執政”時對大陸采取的“對抗”、“封鎖”路線,朝“開放”、“松綁”等兩岸經貿正;摹昂推诫p贏”路線邁進,臺灣經營大環境可以獲得極大改善,或許還有機會度過這波全球經濟困局。
文章摘錄如下:
自馬“總統”上任后,臺灣面對內外在經濟大環境不佳的雙重挑戰。在外在環境方面,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方興未艾,現在又爆發Fannie Mae及Freddie Mac兩家房貸抵押機構面臨倒閉風險,全球金融體系大受沖擊,再加上國際原油及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使臺灣面臨相當險惡的國際經濟環境。
在內在環境方面,過去八年在民進黨執政下,對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及大陸經貿崛起的世界大趨勢采取對抗路線,造成兩岸關系經常處于緊張狀態,使臺灣經貿發展無法正;
以上內外在環境不良使臺灣經濟成長趨緩,落居亞洲四小龍之末,且股市不振、失業率高漲,人民不敢消費,企業不愿投資,臺商及外商出走,甚至有可能出現停滯性通貨膨脹的危機。
由于美國次級房貸及原油、原物料價格上漲,對臺灣而言是屬外部因素,并非操之在我,也非臺灣可以單獨應付,臺灣除期待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大陸及全球產油大國能通力合作解決這些問題外,也只能被動采取防衛及補救措施,如透過“降稅”、“補貼”、“升息”等使通貨膨脹對人民生活的負面影響降至最;透過“擴大內需”、“信心喊話”,增加投資,提振經濟,以對抗這波來勢洶洶的全球經濟風暴等。
但是,有一部份的經濟發展策略是完全可以“操之在我”,臺灣應該主動出擊以因應這一波全球經濟不景氣。其中最明顯例子,就是兩岸關系的和平、和解與合作。如果馬“總統”能夠改變民進黨執政時對大陸采取的“對抗”、“封鎖”路線,朝“開放”、“松綁”等兩岸經貿正常化的“和平雙贏”路線邁進,臺灣經營大環境可以獲得極大改善,或許還有機會度過這波全球經濟困局。
截至目前為止,兩岸關系發展即朝和平發展的方向邁進,自馬“總統”當選后,兩岸高層先后舉行“蕭胡會”、“連胡會”及“吳胡會”,開創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局面,而海基、海協兩會于六月十三日簽訂“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及“海峽兩岸關于大陸居民赴臺灣旅游協議”兩項歷史性文件,使兩岸關系展現空前和諧。七月四日大陸觀光客搭乘“周末包機直航”班機赴臺灣觀光旅游,更對兩岸關系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然“兩岸周末包機直航”及“大陸居民來臺觀光”雖然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邁出一大步,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還有許多事項亟待處理,尤其是在兩岸?罩焙椒矫妫瑑砂度杂性S多事務必須協商解決。
在海上貨運方面,臺灣于一九九六年開放兩岸“境外航運中心”,已有貨輪直航高雄與福州、廈門之間,證明直航根本不影響(臺灣)安全,且對高雄港的營運有一定的幫助,但由于過去民進黨執政以行政命令自我設限,不同意貨物通關入出境,以致效益不彰。如今只要取消自己的限制,即可達到貨物直航的目的,尤其是大陸開放我農產品免關稅登陸,如果“政府”能先同意農產品通關出口,必能大幅增加我農產品在大陸的競爭力。至于大陸方面,建議大陸當局除現已開放之廈門、福州兩個“定點直航”港口外,全面開放大陸港口為兩岸海運直航港口,加強兩岸港口的交流合作。
在海上客運方面,在貨輪開放直航后,應進一步開放客輪直航,目前臺灣已經開放大陸觀光客搭乘周末包機直航來臺,實無理由限制大陸觀光搭乘觀光郵輪來臺觀光,我們相信只要比照現行的管理辦法,落實入出境管理,采取團進團出方式,強化旅行社及導游的管理功能,絕不會因海上客運直航而影響(臺灣)安全。
在空運方面,兩岸應以周末包機直航為基礎,逐步落實到每日包機,直到實現常規班機為止。而貨運包機也應盡快協商使其盡速實現。至于航線方面,兩岸包機直航航線除目前采往南經過香港飛航情報區外,建議大陸方面可以考慮往北經過琉球飛航情報區,以大陸北方城市與臺灣的飛航距離能夠縮短,如此不但能縮短飛行時間,也能因節省費用而降低票價,希望大陸不要因民航機飛經琉球飛航情報區是屬于國際航線就加以反對。待這兩條航線運作順暢后,兩岸可以考慮建立“空中安全走廊”,即兩岸協商指定時間、地點、航線、航空器、通訊識別方式,建立兩岸直接空中客貨運輸航線,縮短航程,發揮直航最大效益。
兩岸交流合作所衍生之事務經緯萬端,兩岸?罩焙街皇且粋面向,還有需多事務必須兩岸協商處理,未來兩岸應透過;⒑f會制度性管道,繼續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出的各項事務,并實現有利于兩岸人民福祉的政策。
至于兩岸尚未會談的議題,如兩岸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終止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和平協議、臺灣的國際空間等等,讓我們在既有的“國共平臺”上,繼續研究、討論、溝通、協商,找出最符合兩岸人民共同利益的途徑。
目前世界各國皆重視“以對話代替對抗”、“以合作代替戰爭”的和平發展策略,這使得大家可以坐下來,用和平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各項問題。在這樣的世界潮流趨勢下,未來兩岸應該以和解、和平、合作的方式來促進彼此的交流,共同為兩岸人民謀求最大福祉,也互補有無,截長補短,共同來因應這波全球經濟危機。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兩岸和平發展是否可以完全應付這波全球經濟不景氣不得而知,但畢竟“政府”已經實施所有能夠“操之在我”的因應策略,至于不操之在我的外在大環境因素,如次級房貸風暴及通貨膨脹,國人只有期待美國等世界經貿大國能夠妥善處理,臺灣實在沒有能力單獨改善這個現象,民眾也不應將所有責任強加在馬“總統”頭上。(鄧岱賢)

![]()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