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昨天下午,中國足協在亞足聯年度頒獎晚會中榮獲一項安慰大獎:最佳協會獎。據悉,中國足協之所以榮獲此項榮譽,是因為大力推廣亞足聯主席哈曼推行的“亞洲展望”計劃所致,同時成功舉辦女足世界杯也是重要原因。在剛被抽到“死亡之組”三天后,這項大獎更讓人有些啼笑皆非。
在此次年度評選中,中國足球幾無入選,只有中國足協被提名為年度最佳協會候選。亞足聯在提名詞中如是寫道: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亞洲頂級球隊之一,雖然近幾年來國家隊成績有所滑坡,但中國足協已開始一系列基礎工作來重塑輝煌,率先執行亞洲展望計劃,并取得豐碩成果……與此同時,作為傳統女足強國,中國成功舉辦2007女足世界杯,體現了其良好的組織能力……對于深陷“死亡”的中國隊來說,上述恭維讓人啼笑皆非。
根據考察之后的結果,亞足聯認為中國足協大力推行哈曼主席倡導的“亞洲展望”計劃,成功創辦中國展望計劃青島、武漢、南京、成都城市聯賽,并積極普及基層青少年足球運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剛結束的青少年足球工作研討會上,足協副主席楊一民透露了一組令人驚訝的數據:中國足協球員注冊信息系統顯示,在1990年至1995年間,我國參加足球運動的青少年數量達到了歷史最高的65萬人;在1996年至2000年間,降至61萬人;2000年至2005年,急劇下滑為18萬人;目前的狀況更嚴峻,數據庫中只有3萬多人。此外,新型的足球學校在經歷了職業化初期短暫的輝煌之后已經走向衰落,從鼎盛時期的4200多所下滑到當前的20多所。
200萬元人民幣,這就是中國足協在2007年全年用于組織全國青少年比賽的全部費用。這一預算連韓國足協在青少年足球上投入的10%都達不到。在青少部的經費預算中,除了承辦全國性的青少年比賽外,還要承擔兩支國字號隊伍的日常開支。楊一民對此慨嘆:“如果我們整個足球界再不把青少年足球擺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中國足球的未來將不只是令人擔憂,而是不再有明天!”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足協因為“出色推廣”亞洲展望計劃,而獲得最佳足協的稱號,聽上去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有趣的是,昨天在國內一家著名門戶網站所做的網上調查中,85%以上接受調查的網民都認為,中國足協此次當選最佳讓他們覺得“頗具諷刺意味”!
(杜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