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世博會開幕尚有20余天,名為“親情中華世博行”的系列活動卻早已將僑界人士的目光聚焦上海。該活動包含華僑華人參與申辦、籌辦、推介、宣傳、組團參觀世博會和世博會后續發展等內容,給了僑界人士參與世博最大的時空外延。
對僑眷僑胞們而言,世博是自己為城市發展做貢獻的全新平臺。近年來,上海各級僑聯團結廣大歸僑僑眷,廣泛聯系海外僑胞,使之成為推動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激活資源,為成功辦博貢獻力量
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近年來,各級僑聯多次在滬舉行有影響的經貿科技交流活動,并組織國內企業赴印尼和澳大利亞舉辦經貿洽談會;積極做好重點華商的服務工作,參與上海重大項目建設;積極牽線搭橋,推動華商在滬投資,引導和扶持海外優秀人才來滬創業,吸納海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上海發展所用。
2007年,市僑聯圍繞“感受世博,參與世博”開展海外聯誼工作,曾協同世博局拜訪東南亞主要僑團,參與為中國館募集首筆捐款。此后,他們又多次組團出訪歐美,向當地華人華僑推介上海世博會。一批知名華商則利用在海外的影響和人脈關系,積極爭取所在國及地區政府的支持,為成功辦博貢獻力量。
與此同時,市僑聯還利用僑界參政議政平臺,鼓勵僑界人士就世博籌辦向相關部門建言獻策。區縣街道僑聯則開展多項活動,組織動員僑界人士從小事做起,為形成良好城市風貌盡力。此外,在各類公益事業中,也常能見到僑界人士的身影。5年來,全市各級僑聯和廣大僑胞捐建愛心小學數十所,資助貧困學生數千人。汶川地震后,全市僑界捐款3億多元,并為北川中學重建募款133萬元,榮獲中國僑聯“援建北川中學特別貢獻獎”。
為僑服務,聚僑心解后顧之憂
“老僑新僑,都是僑聯工作的寶貴資源。”上海各級僑聯認識到,要將他們團結凝聚起來,保證僑務資源可持續發展,而切實做好為僑服務,則是凝聚僑心僑力的必然選擇。
對老歸僑,市僑聯力倡“經濟上幫困、生活上排憂、精神上解悶”。幾年來,除固定的僑界幫困送溫暖活動外,還著手組織了近2000名僑界“五老”代表人士休養,籌款為早期歸僑免費體檢等。對新僑,各級僑聯則努力為其來滬考察、投資、觀光旅游提供信息和服務,積極鞏固發展與新歸僑、留學回國人員的日常聯絡溝通平臺,主動協調矛盾,解決實際問題。各級僑聯還積極探索推動維權機制,為僑界群眾提供權益保障。5年來,市僑聯發揮自身和市律師協會的資源優勢,聯合建立街道僑聯分會與律師事務所結對工作機制,目前已實現各區縣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或僑界法律志愿者服務團全覆蓋。
延伸覆蓋,最大程度團結歸僑僑眷
在為僑界人士提供服務,調動僑界資源的同時,僑聯組織自身也在不斷向基層延伸,以最大程度團結聯系廣大歸僑僑眷。截至目前,已有173個街道、鎮成立僑聯分會,覆蓋了中心城區所有街道和郊區一定數量的鎮。
在新僑相對集中的科技園區、商務樓宇,僑聯組織網絡也已延伸到位。目前,張江高科技園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楊浦科技園區、黃浦區科技京城和盧灣區淮海中路商務樓宇以及青浦、嘉定、金山等工業園區先后成立僑聯分會;靜安區聘請樓宇僑聯專員、建立四大樓宇 “僑之家”;浦東、盧灣等區探索建立教育、衛生、建交等系統僑聯分會,形成上海僑聯工作新的延伸點。
此外,15所高校也已成立僑聯,以團結、凝聚歸僑僑眷和留學歸國人員。各類基層僑聯、僑界專業社團組織根據自身特點開展各項活動,成為僑務工作的重要平臺。(朱珉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