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bangkok-akt.com  

我的父親--王蒙

文.王山 

王蒙與維吾爾族房東在一起。

 王蒙,著名作家。本文作者王山系王蒙的長子。在兒子的心目中,王蒙不是大作家,而是一位可敬可親的普通父親……

面對逆境,父親達觀而又坦然

  我1958年出生在北京,兩年后弟弟接踵而至。那時父親已被下派到新疆文聯工作。不久我母親也調到烏魯木齊市。1965年,迫于政治環境的壓力,新疆文聯決定讓父親到新疆伊犁地區勞動鍛煉。次年我母親由烏魯木齊市調到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寧市第二中學工作,我也從北京來到這座邊陲小城。

  暑假期間,母親帶著我和弟弟來到農村看望我的父親。父親住在一戶名叫阿卜都熱合曼的維吾爾族老人家里。維吾爾族的飲食、果園、葡萄架、奶牛、毛驢都引起了我和弟弟極大的興趣。最讓我佩服的是,父親當時巳經能夠用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和房東老人交談,并且還穿插著給我和母親、弟弟當翻譯。

  小學畢業后,我上了母親任職的二中。我在班上的表現很突出,班主任還負責全校團的工作。到初一第二個學期,我入團的事提到了議事日程。沒有想到的是,入團的事后來又忽然沒有了音訊,只是隱隱約約聽人說我的家庭似乎有什么問題,我也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直到第一批入團的人都舉行了宣誓儀式而沒有我。在那之后不久的一天晚上,父親忽然非常鄭重地和我談了一次話。他客觀地告訴了我,父母都是受到過處分的人。他還告訴我他們什么時候被劃為右派,什么時候摘掉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什么時候入了黨,什么時候被開除黨籍,等等。我至今還記得,父親說這些事的時候表情凝重,夾著煙頭的手顫抖得很厲害,有幾次話說到一半就停了下來,停頓了許久才又接著說下去。也可能當時我畢竟年幼不懂事,對于我來說,家依然是一個和諧溫暖的家。

克儉持家,像老農那樣珍惜食物

因為年輕時長期在農村過著艱苦的生活,父親非常珍惜生活用品,害怕浪費,不用的燈要隨時關掉,擰開的水龍頭要及時擰緊,而剩菜剩飯更是絕對不允許倒掉的。

在我們小的時候,家里經濟不很寬裕,頭一天剩下的飯菜,第二天大家自然就不怎么愛吃了,這時侯父親往往是大口吞咽剩飯菜的人,在沒有將這些飯菜吃完之前,他是不會吃新做的飯菜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父親重新拿起了筆,開始了寫作。家里的經濟狀況比以前寬裕多了,也有了冰箱,但他吃剩飯的習慣依然如故。我們曾和他理論過,他堅持認為不吃剩菜剩飯,倒掉它就是浪費。他說,他贊同消費,但反對浪費。而我們則勸他,冰箱并不是保險箱,任何食物放得過久都難免變質,明明有新鮮好吃的飯菜,一定要吃剩飯,弄壞了自己的胃口,這才是最大的浪費。但他那多年的老習慣,很難再改了。

父親還有一個奇特的習慣,就是自己磨豆漿并一直堅持到現在。我成家后和父親住在一起,早晨我們還在睡夢中,就會迷迷糊糊地聽到一陣陣轟隆隆的聲音,不用看,就知道是父親在磨豆漿了。等我們起來,廚房里已經擺放好了一大鍋煮好的豆漿和新買的油條。父親已經吃完早飯,坐在電腦桌前劈里啪啦地敲鍵盤了。

我的妻子不喝牛奶,據她說,是那味兒不好,但豆漿還是很愛喝。后來她又經常感覺到家里豆漿的味道有點怪,漸漸地,我看出了一些破綻,磨豆漿,怎么垃圾桶里還有剪破口的裝牛奶的口袋呢?悄悄地問父親,他非常得意,原來每次磨好了豆漿之后,他都要往豆漿鍋里倒入兩袋牛奶。豆漿有營養,牛奶也很有營養,父親對于我妻子不喝牛奶一直想采取點補救措施,直到發現我妻子愛喝豆漿才發明了一個讓她喝牛奶的好辦法。后來有一次可能是豆漿里的牛奶放多了,妻子感覺到豆漿的味道不對,就問父親豆漿是不是壞了?父親說:「喝吧,沒事!」過了一段時間,妻子也知道了,她笑了半天,豆漿照喝不誤。

善待子女,期望后輩真正幸福

望子成龍是天底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我的父親也不例外。但我可以感覺得到,他們關注的重心,不是我們是否能夠出人頭地,而是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得有意義。

許多人將我介紹給旁人的時候,總是喜歡加一句說明,他是王蒙的兒子。而我在這種情況下總是感到別扭。我覺得我就是我,父親就是父親。父親出任文化部部長期間,如果憑借他的職權、關系,將我調到一個更實惠一些的單位,應該是可能的。但父親從來沒有想過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的子女謀求利益。

我的弟弟在一家公司工作,為了將買賣做大,弟弟很辛苦也很費心思,卻也從沒想過利用父親的影響和關系。父親經常告誡他的就是要遵紀守法,不能為了賺錢就什么都不顧了。

我的妹妹比我小10歲,出生在新疆伊犁市,從小很受父親的寵愛。但父親除了言傳身教,除了舐犢之情,沒有給過她別的東西。妹妹從小學習就很好,父親建議她長大吃吃學術飯,后來妹妹果真按這條道路發展起來,現在已拿到博士學位,成為一位小有名氣的年輕學者了。

長大成人以后。由于工作的關系,我們經常的一個話題就是文學。父親崇尚科學,我很小的時候他就告訴我「知識就是力量」,這是培根的名言。他對于大自然的力量,對于宇宙的奧秘總是抱一種敬畏與探求的心態,當他說到這些話題的時候,他的神態就不由得生動起來,話也就多了起來。和父親談話,總會有一些收益,他非常注意邏輯思維的條理性,有時又會天馬行空,舉一反三,讓人感覺到他散發思維的魅力。

然而,父親從來沒有和我談過應該怎么鉆營,怎么向上爬。他只是希望我們做子女的長大以后成為一個正派的人,是一個憑自己的本事吃飯的人,是一個興趣廣泛、品位不俗的人。

熱愛生命,在運動中永葆活力

生命在于運動。父親最喜歡的運動就是游泳。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父母親帶著我和弟弟去頤和園玩,昆明湖里我們乘渡船走到半路,父親突然撲通一聲就跳到水里游了起來。大家都嚇了一跳,還以為是有人不小心掉下去了,等弄明白是父親在暢游昆明湖時,才輕松下來。渡船的速度比父親游泳的速度要快得多,船上的游客為他的勇敢而贊嘆。

現在游泳仍舊是我父親最喜愛的運動,每年夏天,他都要設法去海邊住上一段時間,最大的目的就是去游泳,天天游泳,雷打不動。有一次陰天,我們去海里游泳,走到海邊刮起了風下起了雨,居然還電閃雷鳴。父親依然跳入了翻著波浪的海中,好說歹說,才把他勸上了岸。父親完全是一副意猶未盡的表情。

游泳對于我的父親來說,不僅是一項他自認為最有益身體健康的體育活動,而且也是一次次精神上的解放和超脫。記得有一次,父親又往遠處游,母親就說:「王蒙,你到了海里怎么就知道往遠處傻游,簡直像個阿甘!」「我就是阿甘!」父親對獲得阿甘的稱號感到很得意。

摘自《山西家庭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Media999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