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跌漲不一,又逢樓市調控,外匯貶值,讓不少投資者開始重新調整自己的投資戰略。加息后,銀行也忙得不亦樂乎,競相提高理財產品收益,吸引投資者眼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和儲蓄“爭奪客戶”,銀行紛紛調高了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提高的比例較加息前最高可達二成。
新產品收益上調引熱銷
“10萬元活期存款7天,利息6.9元;10萬元購買7天期理財產品,預期收益46元。”市民邱先生這些天頻頻接到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短信,內容都是推薦新版的理財產品。加息之后,他感覺銀行對理財產品宣傳力度明顯加強,而且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比之前高了一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最近一周時間各家銀行新推出的理財產品有上百種,這些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也都隨著央行的加息增加了。其中,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推出的7天債券類理財產品,年預期收益率由之前的2%上調至2.4%。另一家國有銀行本周發行的債券類理財產品,半年期收益率由此前的3.5%上調到3.8%,一年期收益率由此前的3.8%上調到4.2%。
據招商銀行西安分行客戶經理介紹說,“一年期理財產品加息后預期收益上調幅度在0.2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更短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上調幅度在0.1到0.15個百分點。”
另外,記者調查發現,工行一款短期理財產品在加息后發行的最新一期,各檔預期收益率均上調了0.1個百分點。而民生、中信等銀行超過6個月的中長期理財產品,同樣也“添了油水”。其收益率調高幅度在0.1-0.2個百分點。
“加息后,一年期定期儲蓄利率由原來的2.25%提高到2.50%,銀行調高預期收益率以提高理財產品的吸引力,相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投資一些保本產品顯然比固定存款來得實惠。”銀行人士稱,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比儲蓄高出不少,最近有不少客戶定期購買理財產品,這一期到期后再買下一期,根本不存款。
未來理財產品收益或再提高
據金融界網站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本周各銀行共發行了209只銀行理財產品。比較這一數字,“自覺加息”的理財產品還是少數。目前,大多數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仍在延續加息前的狀態。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加息使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水漲船高。在本次加息前,人民幣理財產品已經出現了收益率提升的跡象。短期和超短期產品成為國慶節前理財市場主流,顯示銀行對加息有預先的準備。在本次加息后以及未來進一步加息預期增強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市場的收益率有望進一步走高,理財產品收益率以市場利率為標桿。
民生銀行西安分行理財師董衛鋒指出,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加息之前就設計出來的,所以預期收益率沒有調整。但從未來趨勢來看,一些銀行已經開始增加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這就會使其他銀行在未來也會有不同程度的跟進。
對于投資者而言,需要面對的是加息周期的啟動。某商業銀行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加息周期已經啟動,但步伐不會特別快,對此,投資方面的專家認為理財產品的收益還有上漲空間。多家銀行高級理財經理也表示,受央行加息以及宏觀經濟走勢影響,許多投資者改變了對市場的預期,他們預期未來各類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應該相應調高。
目前投資短期理財產品最佳
短期理財產品成為這輪加息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不僅如此,為了應對再次加息,各商業銀行也紛紛發力短期理財產品。
據金融界網站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本周各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中,6個月內的短期產品占比高達69.9%,占據了市場的絕對主力地位。而在加息之前,銀行短期理財產品發行量曾一度減少。
對于投資者而言,加息通道期間選購理財產品要有講究。興業銀行西安分行理財師高詩謙建議,加息后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會相對提高,在預期進入加息周期的情況下,選擇短期理財產品既能獲得比定期存款較高的收益,也能保持流動性,為購買更高收益產品做準備。有些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可隨著央行基準利率浮動,客戶在購買時,如果兩款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差不多,自然選擇這種收益可浮動的短期理財產品更好。
民生銀行西安分行理財師董衛鋒表示,每一次加息,理財產品的收益就會“水漲船高”一次。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會隨著利率調整作同向浮動,不管是人民幣理財產品,還是外幣理財產品,在加息影響下都將產生“連鎖反應”。銀行在產品設計上既然會逐步提高理財產品的收益,那么投資者目前購買短期產品更合適。
另外,本次加息可能預示著加息周期的再次來臨,銀行今后也會更加側重發行短期產品,便于隨時調整產品收益。因此,投資者現在最好不要購買長期產品,此類產品無法在加息后及時調整收益。 見習記者 許可
![]() |
【編輯:王曄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