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省錢‘攻略’都有明顯效果,比如衣食住行等基本開支已很難大幅壓縮。如果物價繼續漲上去,而工資沒有明顯調整,恐怕生活水平真的會進一步下降。”在濟南一家媒體工作的王峰說。
正是由于CPI高出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的“負利率”現象持續存在,令財富保值增值也成為時下百姓理財熱點話題。
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小趙最近到銀行開設炒金賬戶,盡管國際金價已漲至每盎司1400多美元的高位,他還是決定把自己的“死工資”放到金市去保值。小趙說:“現在將錢存銀行相當于越存越少,投到股市沒時間盯盤,炒農產品又缺乏渠道,炒黃金不求致富,只要不賠太多就滿足了。”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10日說,國家當前應采取措施保障城鄉低收入群體生活,如給在校家庭貧困生提供一定補貼等。專家表示,目前物價上漲的壓力短期內可能無法減輕,普通消費者要做好長期打算,一方面要勤儉節約,合理調整家庭消費支出;另一方面還是要形成投資理財習慣,用這些“額外收入”來減輕目前的物價壓力。
“市民通過囤貨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物價上漲壓力,但這是短期且不具備預見性的措施。”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建議,“政府除增強對困難群眾的保障外,還應增加投資渠道,讓老百姓的錢除存款之外,可以有更多的保值增值的選擇。”
記者羅博、焦國棟
![]() |
【編輯:王曄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