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飲品出海提速 重塑味蕾掀起新風潮
“星巴克應該小心了。”
這是一名美國記者在試飲瑞幸咖啡后的直觀感受。
6月底,瑞幸咖啡在紐約開設兩家門店。不少美國消費者并未聽說過這個中國品牌,卻對它的原味冷萃贊不絕口;有人偏愛冰椰拿鐵,認為其品質“完全可以和星巴克媲美”。
更重要的是,瑞幸咖啡在美售價區間為3.45美元至7.95美元,新用戶下載App后還能享受折扣優惠,性價比遠高于星巴克。

這個在中國市場逆襲的品牌,如今正以新銳姿態出海,向傳統成熟的咖啡市場發起挑戰。
事實上,不止瑞幸咖啡,近年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飲料企業開啟“全球航海”。
蜜雪冰城已在12個國家擁有超5000家門店;今年一季度,霸王茶姬海外門店新增13家;茶百道進入韓國、歐洲市場,庫迪、喜茶接連布局北美市場。
在海外社交媒體上,中式飲品成為海外年輕消費者爭相體驗分享的新潮流,不僅“買單”,還樂于“打卡”。
中國飲品品牌為何能在海外市場上“乘風破浪”?
一是數字化能力與供應鏈效率的雙引擎驅動。
瑞幸咖啡將在中國市場打磨成熟的運營體系整體輸出:自助點單、無接觸取飲、接入本地支付系統,全流程數字化極大降低了試錯成本。
而借助平臺動態調度,中國企業還可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品質復制與成本控制。每一杯咖啡的背后,是一張正在全球鋪展的供應鏈網絡。
二是本地化運營的靈活應變能力。
蜜雪冰城在越南增加堂食空間、推出鳳梨香茅等定制口味;在哈薩克斯坦試營業期間不向顧客做產品主推,而是讓當地消費者自己評選出“拳頭產品”。

中式飲品品牌不再執著于市場教育,而是通過熟悉的口味降低消費者的接受門檻,再借助品牌敘事逐步建立認同感。
三是價格優勢構筑了入門友好型體驗。
在海外,蜜雪冰城以1美元左右的定價打開性價比市場;瑞幸咖啡上線初期,以1.99美元優惠疊加社交媒體投放,迅速贏得首批粉絲。“既新鮮又不貴”,成了不少消費者初嘗中式飲品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這些品牌正在通過產品、文化和生活方式,營造帶有身份認同感的社交消費場景。
霸王茶姬通過包裝設計、文化體驗活動等講述中國茶飲故事、強化“東方茶飲”的文化符號;喜茶以“中國風門店+社交屬性”迅速出圈,在英國倫敦等城市吸引消費者排隊打卡。對全球年輕消費者而言,飲用中式飲品,正成為一種與中國文化建立連接的“輕方式”。
當然,出海遠航不會永遠順風順水。 從本土競爭者的挑戰、國際間的文化壁壘到跨國監管的隔閡,每一塊“新大陸”的開拓都需要精準的戰略布局與持久的耐心經營。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中國飲品品牌,已不僅是模仿者,更是挑戰者,甚至有望成為行業新標準的定義者。
在泰國曼谷的輕軌站外,在澳大利亞悉尼的大學城邊,在新加坡的CBD中——一杯杯奶茶與咖啡,正成為中式生活方式走向世界的新載體,重塑全球消費者對“好喝”“新鮮”與“文化體驗”的理解。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所言,中國品牌憑借科技含量、文化底蘊、設計靈感以及融通中外的情感價值,正在贏得越來越多海外消費者的青睞。“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給全球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
(“三里河”工作室)

- 專題:三里河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6日 11:40:39
- 2025年08月25日 09:59:11
- 2025年08月25日 08:50:13
- 2025年08月22日 14:34:34
- 2025年08月22日 11:19:01
- 2025年08月22日 10:15:01
- 2025年08月22日 09:27:16
- 2025年08月21日 14:12:17
- 2025年08月21日 14:04:51
- 2025年08月21日 1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