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荔枝實現災年后豐收,今年總產值近40億元
中新網海口8月25日電 (記者 王曉斌)今年全國荔枝鮮果上市季基本結束,海南荔枝產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8月24日,在海口召開的2025年荔枝龍眼育種研討會上,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家保介紹,在2024年遭遇臺風影響的不利情況下,2025年海南荔枝總產量約23萬噸,同比增長近三成,總產值接近40億元,實現了災年后的豐產豐收。

作為我國最南端的荔枝產區,海南憑借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成為全國荔枝上市最早的地區。荔枝和龍眼是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代表性產業之一,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已成為海南農民致富的黃金果,也是助力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省的優勢產業。
王家保介紹,2025年海南荔枝產業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全省包園比例超過80%,持續領先其他產區,萬寧、陵水、樂東等地的果園在春節前后果樹剛一現花就被訂購一空。
海南省荔枝產業技術體系統計數據顯示,2024—2025年生產季,海南荔枝鮮果出島量達21.78萬噸,同比增長28.12%;荔枝一產的產值達38.09億元,同比增長36.52%。
價格方面,在上市初期,“桂早荔”地頭價高達110元/公斤,“妃子笑”地頭價78元/公斤,“紫娘喜”和“無核荔枝”地頭價分別為80元/公斤和140元/公斤;“妃子笑”綜合平均地頭價30.78元/公斤,均高于正常年份。
在荔枝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海南面臨著荔枝品種結構相對單一等挑戰。王家保指出,目前全省38萬畝荔枝中,“妃子笑”品種占比過高,達到三十多萬畝。歷年產銷數據表明,當海南北部的“妃子笑”與廣東南部的“妃子笑”上市期重疊時,海南果農的收益就會大幅降低;海南龍眼主栽品種為“石硤”和“儲良”,龍眼新品種的推廣剛剛起步,品種結構調整已刻不容緩。
面對這些挑戰,王家保表示,海南省將重點開展四個方面的工作:加強早熟及特早熟優質荔枝品種選育與利用;推動種植關鍵技術提升,建設一批標準化生產果園;加強冷鏈保鮮處理能力建設,支持冷鏈設施設備更新升級;提升市場營銷能力,推進海南荔枝龍眼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優化品牌形象標識設計,進一步提升海南荔枝龍眼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025年荔枝龍眼育種研討會,由海南省荔枝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主辦,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承辦。(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6日 11:40:39
- 2025年08月25日 09:59:11
- 2025年08月25日 08:50:13
- 2025年08月22日 14:34:34
- 2025年08月22日 11:19:01
- 2025年08月22日 10:15:01
- 2025年08月22日 09:27:16
- 2025年08月21日 14:12:17
- 2025年08月21日 14:04:51
- 2025年08月21日 1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