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白重恩:“十五五”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可從三方面發力
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夏賓)當下,“十五五”規劃已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工作的關鍵詞。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十五五”期間是中國經濟結構優化的關鍵階段,即增加總需求,解決當前供需不平等的問題,而增長的需求更多會在消費層面。
“我們往回看,中國企業近年來的創新主要是創造了供給,帶來了更好滿足人們需求的一些產品和服務。”白重恩表示,“十五五”期間應更多從需求角度來看,找到需求來消化新增的供給,這是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方面。
具體而言,白重恩認為要實現上述目標可從三方面發力。一是優化完善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在他看來,“十五五”期間地方政府應實現更平衡的考核指標,不能過度要求GDP、稅收、投資等的增長數據,避免加劇供需不平衡,而提升對其他指標的關注度有利于供需平衡,例如居民消費。
“投資和消費并不對立,長期來說,把居民消費增長看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之一,對于長期的、平衡的增長非常重要。”白重恩說。
二是為創新提供更大空間。白重恩認為,中國要繼續堅持創新,尤其是要通過創新解決經濟中的卡點、堵點,給企業、社會更大的創新空間。
三是重視服務業發展。白重恩說,隨著人們收入的增長,服務需求所占比重會越來越大,這是一個普遍規律,我們應在服務業發展上給予更大重視,尤其是消費服務。
他進一步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投資于人”就是發展消費服務的重要方面,消費服務也是能滿足人們追求更快樂的生活和精神享受等的優質供給。
“‘十五五’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有很多,其中平衡發展的目標、為創新提供更大空間以及消費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都有利于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白重恩說。(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6日 11:40:39
- 2025年08月25日 09:59:11
- 2025年08月25日 08:50:13
- 2025年08月22日 14:34:34
- 2025年08月22日 11:19:01
- 2025年08月22日 10:15:01
- 2025年08月22日 09:27:16
- 2025年08月21日 14:12:17
- 2025年08月21日 14:04:51
- 2025年08月21日 1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