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走出去”不只是做“包工頭”
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 (陶思閱)8月26日,第六屆“善用資源日”開放活動在北京舉辦。活動介紹了工程建設材料創新成果在國內外應用的例子。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認為,中國工程“走出去”不只是做“包工頭”,而是要把中國的技術、標準帶到世界。
當前,中國新材料發展已從“解決問題”為主的規模擴張階段,向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
活動包含的創新成果展分為房建裝修、能源工程、交通市政、工程技術服務四個領域,展示了工程建設領域的100余項重大成果與應用案例。例如,能讓混凝土裂縫“自愈”的水泥、能發電的玻璃、重量輕強度高的立體織物等。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裁黃超分享,該公司在智利和摩洛哥承建的鐵路道岔已使用特種材料,該材料具有高一致性、高純凈度、高穩定性的優勢,能克服常規道岔壽命短、維護頻繁的問題,有效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我們建設了一批境外‘億元’利潤平臺,分別在尼日利亞、埃及、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中材國際總裁朱兵說,在“十四五”期間,公司利潤總額增長178%。
據朱兵介紹,中國工程“走出去”,致力于提供研發、裝備、工程、運營、投資、供應鏈管理等全過程系統解決方案。在土耳其、馬來西亞、剛果(金)的一批海外示范工廠裝備國產化率達到100%,推動中國從全球水泥裝備最大進口國轉變為最大出口國。
此外,中國建材集團還與艾哈邁德·貝洛大學成立了中非綠色建材聯合實驗室,帶動綠色低碳技術及新材料產業落地尼日利亞,助力非洲建材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6日 11:40:39
- 2025年08月25日 09:59:11
- 2025年08月25日 08:50:13
- 2025年08月22日 14:34:34
- 2025年08月22日 11:19:01
- 2025年08月22日 10:15:01
- 2025年08月22日 09:27:16
- 2025年08月21日 14:12:17
- 2025年08月21日 14:04:51
- 2025年08月21日 1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