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敦煌文保技術“走西口” 已在中國21個省份推廣應用

分享到:
分享到:

敦煌文保技術“走西口” 已在中國21個省份推廣應用

2025年08月23日 17: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蘭州8月23日電 (記者 馮志軍 高瑩)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于宗仁23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該院多年總結積累的敦煌文保技術,目前已在中國21個省份的300余項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工程中得到推廣應用,即將與吉爾吉斯斯坦攜手建立“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通過“走西口”服務絲路沿線更多的文物保護。

  不久前,敦煌研究院聯手吉爾吉斯斯坦文化、信息、體育和青年政策部,對蓋覆該國楚河流域的16處中世紀重要遺址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其間,完成對阿克·貝希姆(碎葉城)遺址現狀調查、病害分析、保護規劃編制等基礎性工作,這標志著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文化遺產保護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據敦煌研究院介紹,此次調研系統采集了16處典型遺址節點的地理選址、歷史形態、建筑工藝及保存現狀等數據,初步建立起該流域遺址群的綜合信息庫,不僅增強了中吉兩國在考古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互信與協作,也為構建區域性文化遺產保護機制奠定了基礎。

  集珍貴性與脆弱性于一身的莫高窟面臨多種病害侵蝕,敦煌研究院多年形成一整套壁畫保護的技術和規范,采用物聯網技術建立石窟預警監測體系,研發中國首座考古發掘現場移動實驗室,建成中國文化遺產領域唯一的全氣候大型物理仿真模擬平臺——多場耦合環境模擬實驗室,打造了全球首個基于風險理論的絲路遺產監測預警體系。

圖為2024年拍攝的莫高窟第55窟文物修復現場。(資料圖,敦煌研究院供圖)

  于宗仁說,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寺保護科研機構,該院數十年在古代壁畫、石窟寺、土遺址等方面不斷完善的保護技術和管理經驗,先后承擔了新疆、內蒙古、西藏、河南、山西、四川、江蘇、浙江、重慶等21個省份,既有對干燥環境下如西夏王陵近20年的“守護”,也有對濕潤環境下文化遺產的“延年益壽”。

  “在敦煌干燥環境下總結探索出來的成套文保技術,與中西亞等絲路沿線的文化遺產十分‘匹配’。”于宗仁舉例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尤其是中亞國家從文物類型、氣候地貌、文化傳統等方面,與敦煌的土遺址、石窟寺、壁畫等都有一定的脈絡關系。希望在“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的基礎上,該技術持續輻射中西亞更廣泛的遺產。

  于宗仁表示,近年來,該院與印度、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已有一些學術上的交流和人員互訪,希望從文物保護理念和技術有一個較大的提升,為加快敦煌文保技術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共享奠定基礎。(完)

【編輯:曹子健】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