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經(jīng)典著作《國史大綱》首推簡體橫排版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194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國學大師錢穆的《國史大綱》。85年后,這一經(jīng)典著作的簡體橫排版由商務印書館首次推出。
該書自出版以來一直以繁體版本面世,不斷有讀者表示希望能讀到簡體版。23日在北京舉行的新書發(fā)布會上,錢穆孫女、北京語言大學文學院錢婉約教授解釋了為何到今天才推出簡體版的原因。“祖父一直覺得中國人如果要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能丟了繁體字,因此后人一直承先輩遺訓。”
為了便于讓更多當下讀書人閱讀這部經(jīng)典,家屬應商務印書館的商請,并征得臺灣素書樓文教基金會的同意,決定授權簡體字版,希望以此書的普及為契機,增進年輕人對中國歷史文化精神的深入認知和關注,更大程度地實現(xiàn)錢穆著書的寄望。
錢穆生于1895年,時值甲午戰(zhàn)敗,國家多難之秋。他曾說,自有記憶以來,亡國與餓死是壓在心頭的兩重陰影,中國會不會亡是他思考最多的問題。
《國史大綱》誕生于抗戰(zhàn)的艱難歲月,彼時錢穆輾轉(zhuǎn)至云南西南聯(lián)大任教。在民族危亡的緊迫感與使命感的驅(qū)使下,他利用授課之余,于1938年至1939年在宜良城外巖泉寺完成此書,并于194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國史大綱》首版因戰(zhàn)亂輾轉(zhuǎn)于香港排版、上海印刷,僅數(shù)百冊運抵后方。1943年以“國難版”再次發(fā)行,錢穆于扉頁題寫“本書謹奉獻于前線抗戰(zhàn)為國犧牲之百萬將士”。
在這部通史巨著中,錢穆以綱舉目張之體論述了上自遠古、下至20世紀初葉的中國歷史進程,對歷代政治制度、經(jīng)濟體系、社會風習、文化思想及其相互影響均有深刻揭示,以此闡明中國時代變化之特征、一脈相承之傳統(tǒng)、多元寬容之文明、治亂盛衰之緣由。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昭軍說,錢穆所著《國史大綱》以歷史思維回答現(xiàn)實問題,其以文化為本位觀察中國歷史仍具現(xiàn)實意義,當下的中國仍須在發(fā)揚文化傳統(tǒng)的前提下尋求突破。(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09:51:35
- 2025年08月26日 14:17:45
- 2025年08月26日 10:04:51
- 2025年08月26日 10:04:01
- 2025年08月26日 10:02:35
- 2025年08月25日 19:24:33
- 2025年08月25日 18:49:45
- 2025年08月25日 18:35:56
- 2025年08月25日 15:10:03
- 2025年08月25日 14:48:19